“这是一部以口述史形式表现的历史书籍。通过当事人或亲历者生动的口头叙述,立体化、多角度地展现了斗南花卉及其产业发展历程。”12月17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No.1亚洲花都——昆明斗南花卉产业发展口述史》新书发布座谈会在昆明举行。
为什么取名叫《No.1亚洲花都》?昆明市政府参事室主任、市文史研究馆馆长、该书主编厉鸿华解释说,因为昆明斗南的过去和将来有太多的第一。有昆明第一的种花人,第一个有了花卉专业交易市场,建了第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花卉拍卖市场,连续20多年交易量、交易额、人流量和出口额居全国花卉市场第一,有亚洲第一的花卉产业规模。
为撰写这本书,课题组走访了34位斗南花卉产业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他们是斗南的第一代花农、斗南花卉拍卖市场的创始人、帮助过花农的中科院科技人员、花卉种苗创新的科技工作者、新一代电商,还有支持斗南花卉产业创新发展的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
“通过斗南花卉产业的崛起之路,通过斗南村的变迁历程,展现改革开放让农民富起来的事实。”昆明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该书作者兼编辑王晓洁说,同时该书也是一部创业史,它通过34位亲历者的口述,真实记录了斗南花卉产业的发生、发展和壮大的历程,讲述了一个村庄里的一群人,是怎样成就了一个现代农业产业的故事;这本书更是一个成就展,它用斗南花卉产业的现实产品和真实数据,展示了云南花卉产业的整体实力与成果。
厉鸿华表示,这本口述史将纳入中央文史研究馆的收藏,包括这次访谈过程中拍摄的几十个小时的录像录影资料,将成为国家记忆永久保存。这份光荣属于参与访谈的同志们,属于昆明斗南花卉的开拓者、创业者、奋斗者。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不仅是一本可读的书,还是一本可以听的书,该书采用多媒体手段,植入了5个二维码,读者只要用手机扫一下书中的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上看到斗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精彩片段。
昆明市人民政府参事、云南民族大学教授、该书作者杨国才的发言引起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的注意,她认为该书还有对性别社会学发展的价值。“近年来,学界就经济转型对两性关系、性别分工的变迁的关注度逐步提升,此次花卉产业口述史为性别社会学、女性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与方向。”
“通过对斗南花卉产业发展历程的口述发现,女性花农不再只是局限于在家庭和田地间穿梭,从事一些家务劳动及辅助性工作,而是突破传统的限制,走出斗南、走出昆明,前往各地开拓市场。男性花农则参与更多的家务劳动,有时还以女性花农为师,学习种花的技艺。”杨国才认为,由此可见花卉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引进斗南,使得斗南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其中,花农为了发展花卉经济,调整其性别分工,向更平等、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杨国才表示,从花农的能动性和其所处社会的结构性来分析花农性别分工的变迁,可以在经济作物影响农村地区性别分工的大框架下,提供一个主体和社会如何共同努力,来推动性别分工变迁的个案研究,以此来丰富相关研究的内容。 (周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