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2018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理论研究,对改革开放40年来性别研究、妇女运动、女性社会发展与家庭发展各个领域经验进行总结。来自性别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实践工作者200余人,围绕改革开放40年中国妇女事业发展、妇女/性别研究发展、女性与婚姻家庭、农村妇女发展与权益保护等议题展开讨论。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刘天红
近日,由中国妇女研究会与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主办的“2018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性别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实践工作者200余人,围绕改革开放40年中国妇女事业发展、妇女/性别研究发展、女性与生育、女性与婚姻家庭、农村妇女发展与权益保护、性别观念变迁等议题展开讨论。
大会分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研究”“推动男女平等的国家责任与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研究”“婚姻家庭变化与妇女独特作用研究”“妇联组织改革与妇女工作创新研究”“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妇女发展变化研究”“性别文化与性别观念 文学与传播研究”六个分论坛,展开了具有针对性的交流与探讨。
妇女/性别研究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在理论指引、学科体系、实践探索等各个方面获得了极大发展。与会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白艳对习近平关于“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论述进行探析,认为习近平关于促进妇女全面发展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鲜活的现实依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新时代男女两性平等发展、和谐发展、共享发展和全民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促进妇女全面发展重要论述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华女子学院原院长张李玺教授对改革开放40年妇女/性别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她认为改革开放40年,妇女/性别研究形成了学术共同体,并逐步向组织化和体制化迈进;进入众多学科领域,形成了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教育的学科体系及课程体系逐渐成熟;屡获国家专项研究基金支持。同时,妇女/性别研究直面妇女问题、注重实证研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推动女性学学科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发挥了妇女研究的智库作用。也应看到,妇女/性别研究的相关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理清,学科专业体系仍需进一步加强,也应增加性别研究学术刊物。
西安石油大学讲师马芳平对改革开放40年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研究进行了梳理,认为改革开放40年,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研究主体从妇联、妇女组织扩展到高校、学术团体,研究取向从着重意识形态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阐释转向关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学理基础以及实践研究。在理论化系统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方面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理论范畴。在理论化系统化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中国化成为新研究热点。
女性发展与家庭建设
女性与男性共同构成了家庭建设的基础力量,女性的发展与家庭发展息息相关。伴随低生育率时代及老龄化时代的来临,倡导家庭建设也应考虑女性发展需求。与会者对女性发展与家庭发展进行了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杨菊华结合当前家庭领域出现的新变化,阐释了家庭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困境及解决途径。她阐释了当前家庭建设所存在的规模小型化、类型多元化特点,及与之相伴随的代际关系变化、老龄化、空巢家庭比例提高等特征,认为家庭领域存在亲子关系中的重抚养、轻赡养,家庭教育中缺少亲子沟通的方法、能力和渠道,家风建设中缺少对家风的了解,家庭文化建设中缺少人才队伍等问题,并就新时代推动家庭文明建设给出了建议。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郑真真从社会性别和发展的视角审视低生育率机制。她认为,在考虑女性的个人发展和家庭组建动机的同时,政府和社会应积极鼓励男性参与家务劳动和性别平等建设,以法律和制度规范企业行为,减少劳动力市场的歧视,鼓励男女两性全面、平等地参与家庭生活和物质生产。支持家庭生育的配套措施不仅要着眼于支持生育,还要能够缓解照料负担,保 障女性就业。提倡马克思主义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形态,摈弃传统儒家父权思想和家族主义思想,是缓解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意识形态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教授阐述了当前农村留守妇女所呈现的新特点、面对的新问题,并提出了帮扶农村妇女的新视角。他认为当前农村留守妇女存在数量减少及由教育上移政策所带来的留守妇女向镇、县、市上移的特点。她们面临着沉重的照料负担,往往需要承担三代人的照料工作及伤病者的照料,其面临婚姻危机时更有脆弱性,并易因婚姻危机陷入生计困难及心理与情感危机。
北京市协力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贾云竹研究员关注家庭照料者的支持政策建设。她对关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的家庭支持政策做了系统研究,并结合北京市等有关家庭照料者压力及需求调查的数据,认为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应特别关注家庭支持政策,尤其要对家庭养老照料者的物质与心理压力给予关注与支持。
性别观念变化与新型性别文化构建
性别观念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也呈现出各种观念相互交织、碰撞的局面。与会学者探讨性别观念与性别文化的变迁,并就构建与传播先进性别文化做出探讨。
中国妇女报社副总编辑禹燕认为,性别平等的制度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动都需要媒体的有效传播,而促进媒体的传播增效,不仅要提升媒体决策者与高层管理者的性别意识,强化广大媒体从业者的性别敏感,也要加强媒体公众传播的融合与联动。并据此提出媒体推进性别平等传播的三个“融合”策略:即女性媒体自身传统思维与互联网思维的融合、女性媒体之间的横向融合、女性主流媒体与其他主流媒体之间的扩展性融合。其中,女性主流媒体与其他媒体之间的扩展性融合最为关键,对性别平等传播的目标融合、内容融合和资源融合至关重要。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温彩云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人民日报》涉及婚恋观的篇目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婚恋观的变化经历了思想启蒙整体建构、市场经济影响和网络媒体时代三个发展阶段,并提出不同阶段婚恋观的具体关注点和面临的问题,认为新媒体环境下婚恋观的具体标准和执行方式都应有所变化,当前重新构建新的性别伦理、性别秩序和法律规范成为构建新型婚恋观的重要目标。
湖南女子学院教授胡桂香认为生育文化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一种社会行为。她通过田野调查对湖南农村的生育文化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湖南农村地区生育文化正在发生变化,这主要体现在生育禁忌不断被打破,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观念不断弱化,同时少生、优生、优育的新型生育观开始形成。
临沂大学传媒学院讲师宋桂花以具身认知视角解析沂蒙“红嫂”的身体叙事。她认为,战时语境下,“红嫂”们经由劳动与支前等具身实践性切实带来了自我赋权与“高峰体验”,这赋予了沂蒙“红嫂”一种主动性与创造性。集肉体、生命及感觉、感情于一体的“红嫂”身体不仅是革命的对象与客体,更有其主体性与实践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