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评论员 莫兰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勤俭古训,从“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到“食不言,寝不语”的饮食礼仪,传统食育教育在中国人几千年来日常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并延绵不息地传承至今。
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因为现实条件的制约,节俭是过日子的最基本原则,衣服破了,新补丁撂旧补丁;东西坏了,修了又修,恨不能将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要珍惜粮食,爱惜物件,不能浪费,也确实没有东西可以浪费。
随着经济的巨大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过够了苦日子之后,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食材原料的唾手可得、财务可以随心支配的自由,让节约逐渐失去了现实语境。而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很多时候一家人聚齐坐定认真地吃一顿饭都难以实现,再加上两代人围着一个小太阳转,有好吃好喝的都先紧着孩子,餐桌上父母传子、子传孙的规矩礼仪慢慢被淡忘。
食育教育缺失,看似不过剩了几口饭、抢了几回菜、杵了几次筷子的芝麻小事,其负面影响却不容小觑,这背后是素质的失守。一方面,不珍惜食物、讲排场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据统计,我国每年的“餐桌浪费”相当惊人,高达2000亿元。另一方面,孩子们难以体会到一饮一啄乃至万物皆来之不易,更不懂得什么是饮食礼仪,餐桌上没有规矩不讲文明,这样的坏习惯必然会带到日常生活当中。很难想象,一个用餐时大声喧哗,抢夺食物,不顾及别人感受的人,在其他时候会言行得体,彬彬有礼。
素质修养,往往见微知著,于细节处见真章。小餐桌的背后,是大文明。透过一方餐桌,从小处看,能够观察一个人的品德素养,体现出的是人格;从大处看,能够反映一个地方的社会风尚,折射出的是国家的文明程度。因此,重拾被遗忘了的食育教育刻不容缓。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改变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往往很难,但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做。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将食育教育摆在了重要位置,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教育机构开设相关课程。
就在最近,杭州树兰幼儿园组织65名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割水稻,照片和视频在网上热传。之前,幼儿园用了一周的时间给孩子们讲解水稻知识。秋雨中,孩子们戴着头套、手套,拿着小镰刀,完成了收割1亩田水稻的目标。孩子们非常乐意参与其中,但也有一些怕脏,觉得累,甚至啼哭,后来在老师鼓励下都认真地投入劳动。最后,每个孩子分到了两斤新米带回家,真正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之前幼儿园还组织过挖番薯、晾晒番薯、分辨安全食品和垃圾食品等活动,家长都非常认同和支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种文明风气的形成,需要全社会共建,每个人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加强食育教育,不仅要倡导文明用餐,更重要的是倡导一种科学、理性、节制、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是广泛的全球共识,也是国情的现实需要。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13亿人的衣食父母,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尊农、惜农应该成为社会风尚。作为一个资源品种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偏低的国家,应该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有限的资源。因此,要让尊重食物、感恩劳作、珍惜资源的思维与情感内化为每个人应有的品格与德行,让敬天惜物、懂得节制成为主流风尚、主流价值,这是社会文明的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