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11月13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知道 从制度保护到权利享有:改革开放40年妇女福利进展 汉娜·赫希:使牢固的界限变得模糊 求索四十年:性别意识的兴起与拓展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2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求索四十年:性别意识的兴起与拓展

——聚焦2018首都师范大学“性别与文化学术论坛”

阅读提示

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2018首都师范大学“性别与文化学术论坛”暨“改革开放四十年:性别意识的兴起与拓展”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近百名学者与作家围绕“性别意识与文学理论研究”“华文文学中的性别书写”“新媒介及影视戏剧中的性别意识”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不仅梳理了性别意识的发展变迁,也对新时期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性别研究的新问题做了深入探讨。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蔡双喜

近日,2018首都师范大学“性别与文化学术论坛”暨“改革开放四十年:性别意识的兴起与拓展”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此次论坛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澳大利亚翻译学院等国内外高校的近百名知名学者与作家参加论坛。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志宏、北京市妇联副巡视员孙凤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等在开幕式上致辞。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艾尤主持论坛。

一直以来,性别意识都是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等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次论坛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通过对性别意识的系统回顾和总结,不仅梳理了性别意识的发展变迁,也对新时期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性别研究的新问题做了深入探讨。

性别意识的发展变迁与女性写作的真实样态

论坛上,高校相关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海内外作家,分别就性别意识与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创作等相关问题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女性意识的崛起是先锋主义文学的一种产物,伟大的作品都包含着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教授从当代文学作品切入,深入分析了当代文学创作中性别意识的深化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勇教授则从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视角,提出了女性文学学科化和女性文学研究的本土化问题,强调在中国的历史和本土环境中,女性文学从来都不只是一个文学问题,更多的是社会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杨联芬教授从文学史的角度出发,对“女性主义”的概念进行了溯源,强调中国的女性主义不能等同于西方的女性主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清华教授指出,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女性主义在当代文学当中的发展逻辑为从女权抗争到性别自觉。女性主义理论的最大贡献不只是推动了女性的觉醒,同时也促使男性获得了性别意义上的自我反思与进步。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赵稀方研究员关注女性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关系,他认为反殖民主义理论家,从法侬到萨义德等,主要由男性构成,他们在批判西方殖民主义的时候,常常忽视了女性视角,这一点自然会受到女性主义的批评,而这种批评构成了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的另一个领域。

中国现代文学馆刘慧英研究员以作家张洁的创作为个案,分析了性别意识之于文学创作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张莉教授则分享了其对毛尖、笛安、黄佟佟等34位当代新锐女作家性别观的调查,呈现了时代女性写作的真实样态。

基于对新时期以来海外华文女性写作进行的梳理,《文学评论》编辑部刘艳副编审认为,新世纪海外华文女作家通过写作所呈现出来的中国历史和中国现实,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命题,如果仅以女性主义理论或者性别意识去考察她们的创作,将会陷入一种瓶颈。

中国女性文学/性别写作的批评和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一度被认为是“显学”。但如今这“力量”已渐趋疲软。杭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王侃教授对当下性别写作研究进行了理论检讨。他认为,某些认知和理解上的误区和短板,比如,“现代性”的迷思,小资、个人与批评失语等是造成其停滞不前的关键性原因。

此外,著名作家卢新华、徐小斌、周励、陈九等,也结合性别意识就各自的研究成果与创作心得做了深刻而生动的发言。

新媒介中的性别意识与当代女性写作的使命

分论坛上,专家学者分别就“性别理论与本土化处境”“华文文学中的性别书写”“性别意识变迁与文学创作”“男女作家性别探讨的个案研究”“新媒介及影视戏剧中的性别意识”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姜若瑜教授、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胡薇教授分别对戏剧作品和戏剧导演、表演中的性别意识做了深入分析。胡薇教授探讨了戏剧中的性别意识,解析角色塑造的规律,指出戏剧人物折射作者意识的同时严守角色定位,加之戏剧的代言体特质及有限的舞台时空,都制约着作者的直接表达,因此研究戏剧中的性别意识更需谨慎。

当下的性别研究存在着模式化、概念化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卢燕娟认为对性别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应该在具体的中国历史和现实社会结构中,发现、思考独特的真问题,形成有主体性的研究理论和框架,使性别研究能够回应我们所置身的具体语境,并切实进入到我们对当下文化的影响与形塑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性别意识与文学研究等主题之外,一批新锐学者就大众文化领域与性别有关的新议题进行了探索。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薛静等学者,对新媒介中的性别意识提出了独到见解。邵燕君认为,“女性向”文学进行了各种具有性别革命意义的突进,一些“小众文”的激进程度令人瞠目结舌。这种从欲望深处生长出的“网络女性主义”特别接地气、有生命力。薛静认为,在网络言情小说的代际更迭中,女性的自我想象正在悄然变化,女性如何形成更有效的话语表达模式,有待更多的观察。

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堃通过对“蓝小姐与黄小姐” “樱桃画报”等女性公众号内容的梳理,发现其中蕴含“区隔化”与“公共化”两大传播趋势。她认为,这两个趋势既体现了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增加消费影响力和公众影响力的正向价值,也蕴含着女性社群“内卷化”、无法实现更广泛的社会联合的潜在危险。

“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建立在“现代文学”范型的基础之上。中国社科院的马勤勤认为,古有严苛禁忌、今时蔚为大观的“女性小说”,是从性别与文类角度观察女性文学古今之变的最佳窗口。另有学者表示,表现新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真实生活和精神面貌,表达崭新的女性经验和女性意识,是当前女性写作的使命。

新时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以来,女作家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染指”史上多由男性作家为主导的“乡土文学”写作。福建社科院的郑斯扬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因性别意识相对自觉的女作家的介入书写,乡土文学写作产生了新介质,女作家的写作既作用于文学,又作用于社会。

通过对文珍的《柒》和《李双双小传》的对读,天津社科院的艾翔挖掘出文珍笔下新女性处处碰壁的根源,指出文珍小说并非脱离时代,其中的女性不是彻底内化的性别角色,而是时代中的女性。另有学者从性别角度对王安忆、张爱玲、迟子建、虹影、严歌苓、李娟等著名女作家的性别书写进行了解读。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林品则试图通过重新评估弗洛伊德的性别理论与父权文化的关系,为中国致力于推动性别平权与性别多元的知识分子提供一些有益的历史参照。

论坛期间,还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时代与性别:青年文化沙龙”。此次论坛打破学科藩篱,汇聚了多学科研究人员,主题发言、分论坛讨论、青年沙龙等环节安排紧凑,精彩纷呈,学者们对性别与文化的相关讨论具体而深入,引领了性别文化研究跨学科、跨专业、跨研究领域发展的新方向。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