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11月11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文明周刊 文明 青岛 41万巾帼志愿者推动文明城市“再升级” 娜布其玛:用善良诠释世间大爱 让儿童在家庭美德滋养中茁壮成长 父母成长才是教育的“王道”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2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母成长才是教育的“王道”

——读《让孩子心悦诚服》有感

■ 六月

关于给孩子辅导作业引发的“战争”,网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段子,细看之下就会发现,无论是天南地北、何种性格的家长,只要面对孩子作业的错误,仿佛经过统一培训一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使用着同一套路:先是数落孩子不认真、心不在焉,然后历数孩子的种种不是,最后,发现孩子依然没有改进,甚至还有消极对抗的苗头,便怒不可遏……

上述现象,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让孩子心悦诚服》一书的作者杨杰给出的分析是这样的:父母的心理需求是——孩子要知错就改,还要态度诚恳,就算被批评也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而孩子的心理需求则是——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就算犯错也会被接纳,在一个平和的氛围中改错,并且能得到必要的帮助。

谈理论并不是件很难的事,几乎谁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最难的是如何把这些理论融入自己的行动。正是“实践”这个硬标准,检验出了谁只能谈教育,谁真正可以做教育。杨杰“做教育”体现在她写下的这些文字中——那些让家长晕头转向的问题,她居然可以一目了然;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她的手中可以一步步解开。

在杨杰看来,许多妈妈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但结果妈妈不但疲惫,还容易烦躁,像赶任务一样忙碌,却很少感到快乐。如果家长仅仅把自己当成服务员,教育孩子就变成了一个苦差事。只有付出,没有收获,心理难免不平衡,于是会忍不住时时向孩子索取回报,比如,好的成绩或表现。如此一来,所谓的“付出”就变成了一种交换。亲子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此。

书中,杨杰通过“轻轻松松让孩子长大”“无条件地爱孩子”“这样沟通更有效”“突发事件的解决路径”“高效地学习”五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亲子理念,并以大量实例展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亲子双方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如:无名怒火从哪里来、孩子不会自动符合我们的期望、管理自己的念头、如何“引”,“导”向哪里、多请求少命令、冷处理≠不处理、放手是个技术活儿等等。

仍以辅导孩子作业为例,尽管许多家长事后都会因忍不住冲孩子发脾气而懊悔,但当时就是控制不住火气。表面看来是性格使然,但作者认为其背后隐藏着深层的心理需求:即对孩子先有一个“做正确的事情”的明确期待,一旦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就会有挫败感,并心生埋怨。事实上,这些家长首先选择了满足自己,通过批评和责备孩子来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以“为孩子好”的名义,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了孩子。

这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其中涉及的所有问题,作者都为我们挖掘出了其背后心理层面的因素——由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增加,我们都想在教育中为孩子积累更多的人生筹码。这种殷切之心不知不觉间就超越了孩子的现有水平和真实需求。比如,看到别人的孩子某方面表现好,担心自己的孩子被超越,就会在焦虑的推动下,采取即兴而可能伤害孩子的教育行动。

作者提醒我们: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而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有问题时就多关注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时,便关注得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

作者告诫,这些家长缺乏的确信与笃定,缘于在有了工作、家庭、孩子后,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了。他们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淖,到头来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这是因为,也许大部分问题我们都可以逃避,但孩子的到来则让父母无处可逃。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又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于是,我们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晦暗起来。一个孩子如何能负担自己与父母共同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况注定会出问题。

面对孩子,我们最容易陷入的就是“要改变他”的陷阱中,这是最危险的一份爱,最差最坏的关系就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对自己做功课远胜过对别人做功课,改变自己是最有把握和最安全的尝试。

说到底,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处事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杨杰在书中反复告诉我们: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

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