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周韵曦
秋天的西藏大学,随着新生的入学,再次变得热闹起来。在这所中国海拔最高的大学里,一张张年轻的笑脸衬着独具地域特色的高原红,煞是好看。在这所独具一格的高校的成长发展历程中,流传着一段尽人皆知的佳话。
46年前,一对藏汉结合的夫妻大学毕业生,从北京一路颠簸进藏,他们便是次旺俊美与张廷芳。为实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生志愿,为响应祖国建设边疆的号召,也为了来之不易的纯真爱情,他们携手同心,以校为家,以生为本,为西藏现代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献出了毕生精力。
夫妻同心扎根雪域高原
在北京师范大学和西藏大学,都流传着一段“当代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故事主人公便是北京姑娘张廷芳和北师大第一个藏族本科生次旺俊美。
1965年,他们同时考入北师大,随后相识于学校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在近5年的宣传演出、学习锻炼中,两个志趣相投的年轻人逐渐相知相爱。“离校前,我们不仅面临着工作去向的选择,也包含着对爱情结局的选择。”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两人毕业去向的首选。多次促膝长谈后,两人向北师大递交了一同赴藏的申请。
1972年6月,他们终于从首都出发,踏上进藏路途,一走就是半个月。次旺俊美家人的热情与真诚,让张廷芳在陌生的高原感受到了家的踏实和温暖。一对恩爱夫妻就此在高原古城扎下了根。
在科教兴藏路上齐头并进
进藏后,两人都被分配到刚刚恢复招生的西藏自治区师范学校任教,这一安排让两人出乎意料的惊喜,因为“教书育人,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一直是我们最大的梦想,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实现了。”张廷芳回忆道。
被安排在藏文教研组任教的次旺俊美,提出编写藏文补充教材、改进藏文教学传统内容的设想,于是,《铁人王进喜》《一件小事》《海燕》等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被编进藏文教材中,既开阔了藏族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藏文教学的思想内容。
刚刚恢复招生的师范学校里,学生基本是藏族和世代居住在西藏的其他少数民族,大多只懂藏语藏文。被安排在汉语教研组的张廷芳教授中师科藏文班和数学班的汉语文课,她虽然普通话说得标准好听,但上课却成了大难题。有学生向学校反映:“那个北京姑娘讲课就像中央台的广播一样好听,可我们心里什么也不明白。”
面对如此巨大的语言障碍,他们迎难而上:次旺俊美把生词翻译成藏文写在备课本上,当学生听不懂时,张廷芳再让学习好的学生把藏文抄在黑板上,让学生们对照理解。后来,他们编了一套汉文、汉语拼音、藏文三对照的《汉语文》教材,解决了当时藏族学生初学汉语文的困难。课余时间,他们还组织学生用汉语开展各种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所教学生的汉语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后,张廷芳和次旺俊美的政治抱负得以实现,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走上校、系领导岗位。他们一个大力普及汉语和汉文化、推广双语教学,一个在西藏高等学校管理改革和藏学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夫妻二人齐头并进,与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一道共同迈出坚实的步伐。
与世界屋脊上的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学府共命运
1983年9月,西藏大学筹备组成立,次旺俊美任筹备组副组长。两年后,年仅39岁的次旺俊美被任命为西藏大学校长。
在大学初创的日子里,这个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带领全校各民族师生,全面开创新局面,建立和规范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强调以教学为中心,突出特色,扬长避短,为西藏大学的创建和西藏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98年5月,张廷芳也被任命为西藏大学副校长。她努力借鉴内地高校改革的经验,为西藏大学的制度建设、干部培养和全面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学校规模从成立时的几百人发展到各类在校生2.8万余人,这个世界屋脊上的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学府,已成为西藏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对外开放与交流的重要窗口。
“我们的学生从文盲、半文盲到不正规的中、小学毕业生,最终变成经高考录取的高中毕业生;我们也从普通教员逐步成长为教学骨干,走上领导岗位。可以说我们是和西藏的高等教育事业一起成长、发展、进步的。”张廷芳深情地说。
40多年来,作为改革开放、科教兴藏的参与者、建设者、见证者和受益者,改革开放改变了夫妻二人的命运,也改变了藏地百姓的命运。“现在,西藏各行各业都有少数民族业务骨干,这都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对口援藏。很多藏族同志的汉语,比汉族同志说得还要好、还要标准。”张廷芳笑道。
如今,次旺俊美已经辞世,两个孩子也都在北京成家立业,但每年,张廷芳都有一半时间住在拉萨,整理她和先生的书籍资料,这是他们奋斗大半生的宝贵财富。
这些宝贵的财富承载着张廷芳刻骨铭心的记忆:“在西藏的历史性跨越和巨大发展中,有我们洒下的汗水,有我们留下的脚印,更有我们播下的热恋和希望。我们的青春因为西藏而更加美丽,我们的人生因为西藏而更加精彩,西藏也一定会因为所有为她付出了的人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