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冉学鸿
晚唐诗人韩偓,少年成名,据传十岁时便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因有诗云:“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韩偓诗虽无从考,但从李义山激赏之情来看,自然很是不凡。
不知是不是多少受到这位姨夫影响,韩偓早期诗也词藻绮丽,悱恻柔婉,故有“香奁体”之称。外人看来,似与其为人不相称。韩偓为官高风亮节,耿介宽容,敢于直言。他在仕途上不急不躁,秉持气节,不畏权贵。朝代更迭之际,朱全忠废唐称帝,建立梁朝后,韩偓不愿附逆助虐,便如闲云野鹤般地浪迹天涯,最后避地于闽,隐居而终。清代《四库全书总目》赞他“死生患难,百折不渝,晚节亦管宁之流亚,实为唐末完人”。如其《半醉》诗曰:“水向东流竟不回,红颜白发递相催。壮心暗逐高歌尽,往事空因半醉来。云护雁霜笼澹月,雨连莺晓落残梅。西楼怅望芳菲节,处处斜阳草似苔。” 他晚年所作,多抒写唐末政治变乱及自身遭际,感时伤怀,风格慷慨悲凉。
韩偓早期诗风与秉性反差,最初引起质疑的是弘一法师,首提《香奁集》或非韩偓所作,其依据来自沈括《梦溪笔谈》“和凝艳词嫁名于韩偓”一说。弘一敬佩韩偓,叹其心系国祚,清风峻节,于是力求人格意义上的完美。不过反观诗人一生,少年轻裘快马,中年孤忠尽节,晚年潜隐田园,人生如逆旅,又何须计较这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