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彭芸 发自北京 9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单位在京共同发布《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阅读实践报告(2017-2018)》。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持续走低,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总体普及率高达98.1%,10岁之前触网的比例高达72.0%,十年来,城乡未成年人触网率的差距逐年减小;微信的整体使用率达84.6%,微信成为未成年人获取新闻的第一渠道,新闻客户端(APP)和软件自动推送成为未成年人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生活学习逐渐成为娱乐休闲之后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目的。
调查显示,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无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包括耽误时间、不良信息影响等。
此次调查发现,经过治理,虽然2018年,从未遇到过网络不良信息的未成年人占比大大提升(城市和乡村分别为37.7%和31.5%),2010年这一数据为21%,但目前仍有近七成的未成年人在网络上遇到不良信息。不良信息主要以“不雅图片”“自拍暴露视频”“虚假广告”“暴力游戏”“虚假新闻”等形式传播。而且,社交媒体(如“QQ”“微博”“微信”)逐渐成为不良信息传播主要途径,传播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表示,在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等问题上,既要反对无所作为的放任态度,也不能过度干预全面接管,应该因势利导,帮助未成年人学会在内容多元的互联网世界里建立正确认知,培养健康习惯,解决好青少年正确运用互联网和健康学习阅读这一社会重要课题。
网民低龄化倒逼监管常态化
□ 汪昌莲
青少年上网安全问题与近年来网络“双刃剑”作用日益明显密切相关。一方面,网络可以传播正面声音,宣传科学文化知识,迅速反映社情民意,丰富信息服务,进行社会监督;另一方面,“人人都有麦克风”,自媒体遍地开花,非理性声音、谣言、诈骗及淫秽等有害信息容易大面积传播。
面对新形势,现有管理手段难以适应,这对网络信息安全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成了新的威胁。统计数据显示,八成未成年人缺乏全面的自我保护意识,遇到网络威胁不知道如何处置。正因此,去年底在乌镇召开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提“网络茧儿”概念,并专门开设“守护未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论坛。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民低龄化呼唤监管常态化。首先,网络信息主管部门应明确安全“把关人”的角色定位,完善相关法规,通过制度建设,构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网络法治体系,对危害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行为坚决依法打击;其次,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对可能引发侵害未成年人事件的有害信息的监测、预警、通报、处罚等做出具体规定;再次,要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多方携手、社会共治,共同保障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安全和网络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