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评论员 佟吉清
有人说,女人不穿条红裙子,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美。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农家女儿们的创业扶贫故事告诉我们,“红装”漂亮喜气,更意味着激情四溢和昂扬的志气。
近日,《中国青年报》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的摄影报道《大山里的红裙子》秒杀人们的视线,出镜的8位年轻女性亭亭玉立,清一色白衣红裙,背景或是郁郁葱葱的大山,或是野花遍地的田间小路,或是装修精美的茶艺馆……不刻意、去雕饰,自然耐看,美得脱俗。她们都从山窝窝里走来,都品尝过创业的甘苦,都在致富之后不忘乡亲,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平利县女子创业协会会员。
画面中,田珍站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茶业公司车间里,背后是正在调试安装中的清洁化茶叶加工生产线。她是女子创业协会的执行会长,拥有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妇女“双学双比”先进个人、陕西省优秀职业农民等荣誉称号。
这位家乡人眼中的“茶凤凰”,出生于平利县西河乡,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境贫穷而辍学务农,从租赁的32亩茶园起家,经过十多年的打拼,现已拥有数千亩茶叶基地,成为当地茶产业的领头羊。茶乡飞出的金凤凰致富不忘贫困户,主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亲自担任巾帼脱贫行动总指挥,摸索出“公司+合作社+园区+贫困户”模式,开辟土地流转、劳务用工、股份合作、订单经营等多种渠道,带动乡亲脱贫致富。
平利县南依巴山,北靠汉江,东接湖北,南邻重庆,“女娲故里”“名茶之乡”“最美乡村”三张名片闻名遐迩,如此钟灵毓秀之地,却因交通不畅,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发等条件限制,长期摆脱不了贫困的桎梏。
女娲,以黄泥抟土造人,熔彩石以补苍天,成为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深受女娲文化熏陶的平利县,外出打工的女性近3万人,约有4000多人返乡就业创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她们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谋划事业,在“互联网+”新业态中主动作为,成为创新创业的领头雁。两年前的这个时节,平利县女子创业协会正式成立,这个巾帼精英团队致力于为女性创业者搭建一个信息交流、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平台,精神饱满地为乡亲们做事,她们身上那标志性的红色短裙,如山涧里怒放的野花,留下一片芬芳。
光鲜靓丽的背后,常伴有不为人知的付出。在女子创业协会中,有三分之二的成员出生于贫困的农家。开办国学茶馆的万琴棋,是从桃花溪走出来的第一位大学生,上小学是她第一次到乡里去,上初中是她第一次到镇里去,上高中是她第一次到县城去,上大学是她第一次走出平利。经营女装店的袁玉芳,刚出生时就被遗弃,只因家里已经有几个姐姐,而她的父母想要个男孩儿。上学路途遥远,她几次差点饿晕在放学路上……
所谓感同身受,是指有相同背景和经历的人,更容易产生共鸣。这些在商海里摸爬滚打的女老板,每个人心里都有着一本“扶贫经”。一个“穷”字让她们拼力走出大山,在外面的世界学知识,实现创富梦之后,又怀着对乡土乡情的眷恋,回到了那里。女子创业协会掀起巾帼脱贫行动,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帮扶村和帮扶对象,借助“龙头企业+贫困户”“产业大户+贫困户”等模式,通过发展茶饮、食品、种植等产业,带动870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占平利县产业脱贫户的42%,她们的言行,配得上五星红旗的颜色。
一个个心系桑梓的农家女儿,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脱贫故事,让贫困村民感受到别样的温暖,为这片土地平添了一抹亮色。难怪有人会说,在平利女子创业协会,人人都自觉自愿做扶贫的事,俨然是女子创业扶贫协会。
平利县把支持农村创业创新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新引擎,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服务保障,引导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日前,该县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这沉甸甸的荣誉,自然少不了这些穿红裙子的农家女儿的贡献,她们富而不忘乡亲,成为脱贫攻坚路上一道耀眼的风景。
平利女儿的故事告诉我们,将返乡创业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离不开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她力量”。惹眼的“红裙子”用不俗的业绩带动更多的妇女就近就业,走上创业致富之路,也向人们展现了新型职业女农民的形象——勤劳、美丽、霸气、有智慧、不怕输、能吃苦、有担当,活得潇潇洒洒、坦坦荡荡、漂漂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