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达峰
下屿村地处福建省连江县可门港经济开发区内,三面环海,原是一个以海为田的纯渔业村,近年发展可门港区,征海收地和转产转业工作十分繁重。我2016年7月到村任职后,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征迁户。
征海收地,村民们要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难免会想不通,反对、埋怨之声不断。最初,村里利用广播、横幅等简单方式宣传政策,收效甚微。窘境持续了约10天,我寻思着其他办法。
一次,我遇到村里一位长者出面调停两户村民之间的纠纷,发现长者一出面,原本吵得不可开交的两户村民顿时熄了火,恭恭敬敬地坐下协商,成功解决了问题。我由此领悟到,通过请宗族长者出面,征海收地会更容易推进。我和村“两委”商量,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于是先从村民老郑开始。
老郑今年50多岁,30多年来和妻子一直从事近海捕捞和海区养殖,他儿子也早早承包了几亩海区搞海水养殖,一家人每年都有十几万元的纯收入。现在要收回海区,他自然不情愿,我和村干部多次上门都吃了闭门羹。于是,我们请来在村里声望颇高的老郑的大伯帮忙。大伯是村里的老党员,思想觉悟高,他家的海区也在征迁范围内,他二话不说就签了征迁合同。
那天,大伯来到老郑家,和老郑谈心。老郑说:“海区收走了,我们全家人完全没有了经济来源。我年纪也大了,讨口饭吃的能力都没有。”听了老郑的疑虑,我顺势提出村里正在着手解决像他这样的村民的转产转业问题,让他放心。最后,在大伯的主持下,老郑和村里签订了征迁合同。
其实,我发现老郑心里的担忧并没有完全消除。第二天,我联系村里早几年在广东搞养殖的企业家,通过他们为老郑找了合适的养殖基地,并帮忙办理了各项所需手续。当我把新的养殖基地许可证交到老郑手里的时候,他背过身去偷偷抹了一把眼泪,“原来以为你们签了合同之后就不会管我了,没想到你们没有敷衍我,真的帮我找出路,感谢你们!”老郑真诚地说。
老郑签合同的事情传开后,村里很多征迁“钉子户”原本的疑虑都消除了,他们积极主动配合,使征迁工作进展顺利。
从征海收地工作中,我体会到,要做好农村工作,不是简简单单地向村民讲大道理,而是要切切实实地为他们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为福建省连江县坑园镇下屿村主任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