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8月29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法治权益 热线 离婚协议怎么写,注意事项要记牢 失业了 怎么领取失业保险金 新生入学谨防三大骗术 民法总则 夫妻买卖房屋抵押贷款 法院确认买卖合同无效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生入学谨防三大骗术

■ 新华社记者 胡伟杰 白丽萍

记者从兰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了解到,很多诈骗犯紧盯即将入学的高校新生,想方设法利用他们涉世未深、懵懂无知的特点,通过各种手段招摇撞骗。

兰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介绍,总结近年来较为多发的诈骗案件,有以下三类形式。

骗术一:“网上兼职”。很多新生在开学前,会想在上学期间做兼职赚取一些基本生活费用,以减轻家庭负担。骗子往往会利用这种心理,以一些轻松的工作为诱饵,比如用微信推送广告或打字。然后告知该兼职工作需要缴纳保证金、会员费,从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当新生缴纳费用之后,便会删除联系方式,兼职的事不了了之。

骗术二:“为你助学”。多年来,骗子往往冒充教育局工作人员,打电话或发短信通知入学新生有资格申请国家某项助学金或助学贷款,然后骗取身份信息,催其缴纳保证金,或者税款等各类型款项。

骗术三:冒充“熟人”。这种骗术往往冒充大学里的工作人员,利用新生对学校不熟悉,却又急于了解学校情况的心理,设置一些骗局。比如谎称学生工作处领导,让其帮忙借钱,或者声称学校搞建设需要缴纳一些基建费用,又或者追加学费等。

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八大队大队长赵志军表示,陌生链接不要随意点击,莫名其妙的短信、微信不要理会,陌生人添加微信也不要轻易同意。对于轻松兼职赚钱的骗局,也不要轻易相信,遇到助学贷款、助学金的问题一定要向学校打电话询问,及时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不要武断行事,以免酿成大错。假如识破骗局的话,要尽早报警求助,不能让犯罪分子继续逍遥法外。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