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永平
前不久,在微信圈里看到一则消息《年龄最小的贪官》:安徽某县一小学副班长兼语文科代表,他拥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于是,他多次以检查作业和学习进度为由,加之逼迫同学吃屎喝尿的恶劣方式,收受同学“贿赂”。这个小学生所在的班只有七名同学,五年多时间,他硬生生地从六名同学手里,搜刮出两万多元,平均下来一年靠此项收入4000余元。最不解的是,有的孩子被逼喝尿,有的孩子被逼多次从家里偷钱,家长竟然都不知道!
“小贪官”事情败露后,受害的学生父母陷入了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中。
这件事再一次提醒家长,教育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对父母来说,知道孩子爱吃什么以及其习惯、性格,只能说是对孩子有了初步的了解,更进一步的了解则是能及时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此长彼短,才能更好地助力孩子成长。
真爱孩子,把孩子放在心上,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就应该深层次地了解孩子,密切亲子关系,及时把握其思想状态,引导孩子不断走在健康成长的阳光大道上。这样,才不会出现类似孩子受欺凌而不敢告诉家长,就不会当孩子出现反常,而父母蒙在鼓里不知所以然,自以为是地产生错觉,甚至误解孩子。父母若不了解孩子,亲子关系也会疏远,孩子遇到困难,当然不能也不敢及时向父母寻求帮助了。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遇到难事,孩子往往首先想到向父母寻求保护和帮助,这是人类情感中最本能的一种反应,也是血浓于水的生动写照。但是几个被“小贪官”逼迫、勒索的孩子,数年间,竟没有一个人敢把事实真相坦白地告诉父母,宁可冒着被父母责罚的风险去偷拿家里的钱上交“小贪官”,可见这些家庭亲子关系并不融洽。
无疑,这些家长是非常疼爱孩子的,但是,他们的爱是否被孩子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一定要说出来,说到孩子心里,哪怕是只言片语。这样,孩子才会了解父母,信任父母。比如告诉孩子:“父母爱你,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会为你做主。即使你做错了事,只要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把诸如此类交心的话语坦白地告诉孩子,打消孩子心里的疑虑。
“小贪官”事件提醒我们,把爱洒进孩子心里,了解孩子,才能帮助孩子解决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难题。这里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需要说明,了解孩子,密切亲子关系,不是让家长对孩子紧盯死守,以免无意中挤压孩子的自由空间,引发亲子矛盾。
有的父母说,我也想及时了解孩子的动向,可是孩子什么也不愿意说。实事求是地讲,孩子一开始有什么事都愿意告诉父母,只是很多家长错在当初往往听到一半就不耐烦了,或者半推半就找借口溜之大吉,或者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孩子。以家长的阅历和经验,孩子认为重要的事情,在父母眼里是那么不值一提,那么幼稚可笑,所以常常缺乏耐心听下去。父母恰恰忽视了大人和孩子之间的阅历之差、见识之别。如此,孩子本来敞开的心扉可能就此慢慢关闭。
要想了解孩子,首先应在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看看孩子最近有哪些反应,哪些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这既是关心孩子,也是加深对孩子了解的方法;其二是经常和孩子聊聊天,听孩子讲讲他们感兴趣的逸闻乐事,从中发现孩子的所思所想;第三是经常听听孩子老师、同学及邻居对孩子的反映,从中发现孩子有哪些正常或反常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孩子解决。
家庭教育很重要,关乎孩子的一生,甚至关乎一个家庭的命运。关爱孩子,重视家庭教育,要先从了解孩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