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8月23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文化周刊 看点 中国诗歌应该回归母语的怀抱 更美来自于成长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3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更美来自于成长

——媒体人与《美的人》作者邱伟杰分享美学之道

“《美的人》创作之初的起因是因为女性,但却不只是写给女性朋友的书,希望男性朋友们在看过此书后,也能够唤醒自己渴望美、践行美的意识,实现共同成长。”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朱莉

“我写《美的人》这样一本书,是为了提出一个观点:本来美。本来美并不意味着本来就美,什么都无须再做了。本来美是一颗天赋的种子,种子需要浇灌培植,这就是美的成长。”近日,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美的人》媒体座谈会在北京举办。

《美的人》以十二个月的花品,来分章分节地讨论美,每章应着花季,寓人如四时天序,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美。其独到的美学观点和隽永的讲述方式也吸引了许多媒体专家的关注。座谈会上,作者邱伟杰先生携《美的人》,与人民网、新华网、北京晚报、中国经济网、中华网等多家媒体的资深媒体人,一起共商“美丽盛事”。

作者邱伟杰从自己对美的思考和理解开始,阐述了自己创作这本书的动机和感受,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他说,人是一个多维立体的存在,每个人本来都是美的,同时也可以更美,更美来自于成长,成长来自于修缮过度和缺失。多位媒体人对《美的人》一书所传递的“本来美”思想,各抒己见,也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了对于美的理解。

中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顾勇华认为,《美的人》是一本学术探究深入、以美示人浅出的精心创制之作。他说:美,展示的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片哲学天地。对此,中外大哲学家都有很多论述。《美的人》由此前行,专注于人自身,是关于“人的美”的哲学思考、思维、思想。作者较好地处理了美与道德的相互关系,因而别具一格。是为“深入”。当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铺开了“美”从哲学走向大众生活的广阔天地。不必讳言,无论从人们日常衣着或者言谈举止,都可以发现,以丑为美的情形并不鲜见。《美的人》则将美的理论根植传统文化和大众生活的沃土,首先,是做了通俗的关于美的科普;其次,是将美的思想放在鲜活的实例中,以‘看不见’的方式引导人们健康地追求美好生活;最后,倡导大家重视内外兼修,让美即自己,自己即美。是为‘浅出’。”

首都女记者协会会长陈芸女士表示,“女人追求美是一种天性,这些年追求美的人越来越多,男士也在追求美。《美的人》把人从形式上对美的追求,引向更深远的心灵上、观念上的高度,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美的特色,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作品。”

《国际商报》总编辑张益俊认为,《美的人》一书以其围绕“美”的思辨,深刻而隽永的哲思引起人们对美的思考。美是什么?美是一种精神美,美是一种思想,美是一种能力,美是一种成长,美是一种命运,美是一种投资,美是一种理想……

《文明杂志》社社长娄晓琪认为书中更关注个人以及群体的关联,“《美的人》实际上一直在思考,如果每个人都能以我们的族群为半径,不断地去理解,以国际化的尺度和标准,认识我们自己,同时认识世界,这样我们就会更好地感受到《美的人》丰富的内涵,拥抱丰富多彩的美的生活。”

中华网内容运营总监穆晓航说:“现在成功学的书太多了,而人的发展需要平衡。《美的人》出现后,可以用美的元素去平衡它。”

人民网全网主持人许博认为书中的观点“逃离痛苦,爱满自溢”非常特别,它指导人们通过爱来维持自身的憧憬,并且感化身边的人,仍然可以活得很好,活得很有成就感。

“美和追求美不是女人独具的任务和独享的特权,也同样是男性的期待和权利。这本书强调‘更美来自于成长’,还特别关照女性的成长。这是一本专为女性写的书吗?”邱伟杰先生回答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提问时说:“《美的人》创作之初的起因是因为女性,但却不只是写给女性朋友的书,希望男性朋友们在看过此书后,也能够唤醒自己渴望美、践行美的意识,实现共同成长。”

此外,还有十余家媒体负责人均发表了独特见解。作者邱伟杰分别对媒体人的发言做了积极的回应,并进一步分享书中提出的美的成长的理念——美并不是雕饰、装掩、改造、扭曲,美恰是借助外界手段,祛除染习,而回归本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