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综合
成立不到一个月,获2200万元天使轮投资;一年后,今年7月,对外宣布完成亿元A轮融资。亿元融资过后,医疗人工智能公司数坤科技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相比同类型AI医疗公司,数坤科技起步较晚,为何会在谨慎的医疗领域,频频获得融资?
从心血管疾病切入AI诊断
“刚开始成立时,我们还什么都没有,天使投资主要看重的还是团队。”作为公司的CEO及创始人,马春娥甚少接受媒体的采访。
打开数坤科技官方首页,映入眼帘的一句话是:“解决医生的稀缺性,让好医生不再难求”。数坤科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挖掘医疗大数据的价值,目前其主要在医疗影像方面发力。但不同于大多数公司的是,避开当下热门的肺、肝等领域,数坤做了全球首款针对冠心病的全自动辅助诊断人工智能产品,并且覆盖疾病全流程,实现了行业从单病灶检测到单疾病诊断的飞跃。
“选一些起步相对有挑战性的疾病领域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让整个行业开阔思路,探索更多的病种领域。”这是马春娥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实践初衷。
提到心血管疾病,她给出一组数据:中国每年有2~3亿的心血管患者,全球有将近2000万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但与肺癌、肺结节等疾病不同,心脏病的诊断流程更加复杂。心脏CT图像需要首先经过复杂的三维重建,之后诊断医生根据三维重建图诊断出血管的起源、走形、血管壁的斑块、管腔狭窄等情况。
所以,这将在价值数据和技术上要求更加苛刻,仅在北京、上海两地数据中心的搭建,马春娥和团队就花费了4个月的时间。
让更多患者接受精准诊断
2017年10月,数坤科技数据开放平台上线,并确定了第一批科研合作医院,其中包括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大型三甲医院,这些合作医院为AI模型研发提供了宝贵的临床需求和高质量临床数据。
两个月后,数坤科技心血管冠脉CT产品进入北京友谊医院进行临床测试,并于今年3月,完成了多个单中心临床测试。今年6月,产品已经实现从拍片到出诊断报告全诊断流程的覆盖。
“现在大家把钱都花在买设备上,病人在医院做诊断也是付扫描费、耗材费,但医师的诊断价值没有体现出来。”马春娥说,AI应用在医疗诊断领域,一是可以辅助医生做得更好、更快。一般来讲,原先医生耗费在一份病历报告上的时间往往超过40分钟,配合使用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后,医生的角色从原来复杂的重复性的图像处理工作,转换为审核AI的诊断结果。相比之前的工作模式,极大提高了医生的时间效能。二是可以把顶级专家的资源扩大化。目前全国3万多家医院中,只有约600家可以做心脏病的诊治,大部分医院是没有心脏病的诊治水平的,智能诊断的应用由此体现出价值。
据透露,数坤也在接触药物研发方面的客户。有些客户5000万的药物研发成本中有3000万是人力成本,主要通过人工对药物使用的效果进行数据分析。马春娥认为,这些工作如果可以数据化、智能化,药企成本有望降低。
“不因难而不为”
涉足心血管疾病相关产品的研究并非容易的事。因心血管疾病没有公开数据集,造就了标注复杂、工作量大;加之人体冠脉高度复杂,血管大小跨度很大,对深度学习网络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作为先行者,数坤发现,此前并没有可参考的路径。从数据标注到模型研发,整个过程都是一个“趟坑”的过程。但也正因为此,在新领域踩过的技术坑和不断积累的庞大数据,成为公司明显的竞争壁垒和先发优势。
马春娥坦言,“创业充满了挑战和未知,包括商业模式,但并不会因为这件事难就不去做。从临床、病患端需求出发,向医生学习,用数据科学的方法论实现机器智能,创造出不可或缺的临床价值,这是一切的基础。”
由于各行各业对AI人才的需求都很大,专业人才的稀缺,往往成为阻碍AI创业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数坤则集结了来自IBM、GEhealthcare等的40多位世界级科学家和科技人才。其中,首席科学家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以及神经科学、基因组学、医学影像等多个生物医学领域有超过20年的科研经验,在国际期刊如Cell、Nature、Science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在AI医疗的赛道中,相信我们团队在算法、原创性研发上的能力是最强的,这也是我们敢做心脏产品的原因。”马春娥说。
本轮融资完成后,数坤科技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拓展合作医疗机构,公司的商业模式落地也将在下半年启动。“国家目前重点在推广互联网诊疗平台,我们会结合国家的重大专项,与政府一起做平台搭建和新的互联网模式落地,我们也会跟一些区域龙头医院去探索医联体模式。”她说。同时,公司的新一轮融资将在下半年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