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7月24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行•范 以性别和现代化发展双重视角探讨性别议题 破解美国性别平等观念反复之谜题 研究视窗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性别和现代化发展双重视角探讨性别议题

——聚焦中国社会学会2018 年学术年会之“妇女与发展”分论坛

青年学者带来许多新鲜、紧跟时代变化的议题,使性别研究的多元性进一步体现出来。

编者按

近日,中国社会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之“反思现代性:妇女与发展”分论坛在南京召开。论坛围绕 “妇女/性别理论”“发展与性别”“现代性:消费与性别”“身体、性与性别”“家庭与性别”与“生育与母职建构”等议题展开讨论。社会学领域的百余位性别研究者与会,共同探讨在40年社会转型过程中,性别与发展的诸多议题。与会者认为,性别研究本土化应超越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标签,尊重性别研究的多学科视野以及学者的多元性。

■ 赵媛 杨笛

近日,中国社会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年会上,中国社会学会妇女/性别专业委员会与南京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共同主办“反思现代性:妇女与发展”分论坛。此次论坛共分 “妇女/性别理论”“发展与性别”“现代性:消费与性别”“身体、性与性别”“家庭与性别”与“生育与母职建构”六大专题,以及两场青年论坛,旨在以性别和现代化发展的双重视角,共同探讨在40年社会转型过程中,更长远说是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长周期中性别与发展的诸多议题。

尊重性别研究的多学科视野以及学者的多元性

本土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西方化或国际化的对立面,应该以好的研究标准,超越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标签,尊重性别研究的多学科视野以及学者的多元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小英认为:2000年以来,社会性别理论在社会学中被广泛运用的“将社会学问题性别化阶段”,一方面从观念上完成了某种程度的启蒙,给妇女/性别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另一方面也在研究范式上完成了从妇女研究到性别研究的转换。这一从妇女本位向性别本位的研究立场转换,显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希望走出单一的性别、向更普遍的知识议题进军和拓展的雄心。她在公平客观地评价gender理论引入中国性别研究的作用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性别研究的主流化以及研究者世代更替之间、学院派和实践行动派之间的纷争和话语冲突,并反思了作为性别研究核心概念的gender一词的引入、译介和传播,受制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境而留下来的自身局限。吴小英提出,“应尊重性别研究的多学科视野以及学者的多元性,让性别研究话语成为共同体之间交流对话而非分界立墙的工具”“保持对不同阶层和时空的女性实践及其多样化经验的敏感性,让性别研究走出性别、紧贴流变的中国社会语境”两大期望。

来自中华女子学院的范譞、上海海洋大学的朱骅以及上海大学的张智慧则分别从性别社会化的理论纷争与最新研究进展、知识生产的主体——中国女性知识群体的跨国流动以及当下家庭暴力研究中“性别研究”与“文化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对比研究呼应了吴小英研究员提出的这种对多学科和多元性的期待,在吴小英与张智慧就“文化研究”为家庭暴力研究带来的与性别研究不同的视角问题的对话中,吴小英在认可文化研究关于“暴力的连续体”“暴力在空间和主体层面的流动性”等观点对于家庭暴力研究的推动意义的基础上,也提出不要忽略性别研究自身近几年来突破性别二元化,纳入阶层、种族等议题的交叉理论的发展。

关注资本、性别与劳动之间的关系

与会者关注资本、性别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就不同性别、代际和阶层的群体是否公平分享了或有可能公平分享现代性的利与弊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金一虹教授从中国农村社会由“被土地束缚的中国”到“流动中国”这一意象的变迁入手,以40年来现代化发展赋予农村的流动性作为研究的大背景,探讨了农村家庭的生产与再生产在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上的巨大变化,分析了流动性与现代性的关系、流动的性别化差异,从个人与家庭以及资本与劳动层面,思考了它所生成的“流动”与“非流动(束缚)”性力量对不同性别的不同作用机制以及农村妇女在自由与束缚间的流动中主体性的获得。她认为:“束缚不仅仅来自土地,还有婚姻家庭制度和性别规范”。

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任守云则以“隐形围墙”——倡导妇女在家庭从事加工劳动,对流动性主题进行了回应。她认为这将导致妇女劳动的“母亲化”,并质疑将妇女囿于“隐形围墙”之中从事加工所体现出的所谓劳动的“灵活性”,是对资本的灵活,还是妇女的“灵活”?

北京大学佟新教授则通过对当下新型家庭、生活模式的知识生产的角度分析了消费时代女性的家务劳动与外包,从消费主义“生活逻辑”知识重构过程中“女主人身份的出现”、家政工培训和服务过程中“主仆关系的新建构”以及“利用技术的控制手段”几方面探讨了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建构中的性别消费与劳动,并提出了“在此消费替代劳动的时代,主仆关系的新建构,是否是传统的回归”的疑问。

北京大学刘爱玉教授则对这一系列思考回应以“资本以什么面目出现并形塑着我们的社会面貌?它以怎样的性别机制打造着理想的劳动者和理想的生产与再生产关系?”这样的反思激起了现场与会者关于在当下貌似以资本主导了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性别、代际和阶层的群体是否公平分享了或有可能公平分享现代性的利与弊等问题的重点讨论。

个体化、自媒体时代女性主义的困境与策略

面对个体化时代个人现实诉求的功利化,女性主义者如何实现其理念推广的社会责任?如何在坚持性别平等的战略性立场的前提下,应对个体女性解决现实困惑的需要?这一现实问题激起了与会者强烈的共鸣和热烈的讨论。

复旦大学沈亦斐副教授通过Ayawawa与一些女性主义网络公众号的对比入手,探讨了互联网语境下的性别平等传播策略问题。沈教授表示,在当下面对以激起情感性(无论正面或负面)的共鸣为手段的自媒体时代,因历史的污名化和长期在学术领域的被迫边缘化而尽力追求“理性”的女性主义者,反而因此缺少了传播力和影响力,似乎在公众世界完全处于下风。沈教授强调学者们必须“知己知彼”,直面当下新型传播媒介带来的挑战,意识到其中运作着的“营销策略”“商业逻辑”“媚俗文化”并不是低俗的、让学者们不屑去辩驳的观点,而是我们必须去了解,与之竞争,甚至可能必须去学习或加以利用的力量。理解甚或利用这背后的逻辑,直面个体的困境与性别平等长期战略之间可能在某个时间点的不协调,强调每个选择背后的代价以及当下与长远之间的利益得失也许才是女性主义学者在当下承担性别平等理念推广责任的最好方式。

无论在哪个研究世代,性别研究永远是充满激情的。此次为期一天半的论坛亦极为饱满热烈,特别是青年学者们,尽管专设两个论坛,仍有意犹未尽之感。青年学者的研究虽然在深度上还稍显稚嫩,却带来了许多新鲜以及紧跟时代变化的研究主题和视角,使得性别研究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被进一步体现。比如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周柯含同学用生活史的研究方法,对老年女性的身体与性在个体日常层面的实践策略做了非常深刻的探索与分析。这使得此次会议中有了对于性与身体的较深入讨论。

(赵媛为南京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主任、金陵女子学院院长,杨笛为该院副教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