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见习记者 王恒
今年,北京一个91.3平方米的地下室卖出了1050万元高价引发了网友的惊叹。1050万元可以在很多城市买一套别墅,而在北京只能买一间地下室,因为这是学区房。
无独有偶,同样是在北京,花500万元买二三十平方米的学区房不是用来住的,只是买一个学位——中小学入学资格而已。
记者调查发现,不光是在北京,在上海、杭州、南京等一二线城市,学区房一样十分抢手且疯狂,均价都在9万~10万元。
面对疯狂的学区房,用一些家长自己的话说:“我焦虑得都睡不着了”。
疯狂的学区房
北京教育资源集中分布在西城、海淀、东城三区,这其中又以西城为最。
采访中,多家房产中介的销售人员对记者介绍说,西城11个学区中,小学比较优质的为德胜、金融街、月坛、什刹海、广牛以及大椿天片区。这六个片区的学区房均价都超过10万元,甚至更高。像德胜片区的西城区重点三帆中学附属的裕中小学所在的裕中学区,房屋均价在12万元左右。而金融街片区内的学区房均价则达到了13万~16万元,其中中海凯旋小区房屋单价更是高达18万元。拥有优质教育资源,即使是“老破小”学区房,像月坛片区的物资部大院,目前均价11万元;南沙沟小区,目前均价13万元。
“这些片区的很多学区房要么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无电梯的板楼,要么是八九十年代的老公房,还有很多是‘老破小’,不是为了孩子上学,不可能会有那么多人买的,虽然经历过几次房价波动,但这里价格仍然特别‘硬气’。”一名房产销售对记者说。
在上海从事房产中介多年的廖强(化名)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上海高质量的民办小学竞争残酷、录取率偏低,让不少上海家长对于孩子幼升小的入学策略变为民办要争取进,更要有公立学校保底,最好是第一梯队的公立学校。这样的选择使公立学校所能覆盖的学区房价格一直在高位徘徊。“徐汇区是上海教育比较强的区,这里的公办小学像向阳小学、建襄小学等周边房价基本都在10万到15万元之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学区房的价格仍有上涨的空间。上海南站、长桥等地也有5万到6万元一平方米的房子,但是只能占到整个区的很小一部分。”
“静安区小学的特点是公办比民办的要强,2015年和闸北区合并,教育资源更加集中,但是竞争也更激烈,这里学区房的价格和徐汇区差不多,挂牌价格都在10万到15万元。”在与这名房产中介交流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上海其他区师资强、区位好的学区房基本都是八九万甚至10万元一平方米的天价。“要说上海的房价因为国家调控的关系会有波动的可能,这我信,但是这里的学区房别说下跌了,不涨就不错了。”廖强说。
在深圳更是出现了学区房一房难求的局面。据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深圳学位持续紧张,预估学位缺口已经超过5.58万。在深圳龙岗区,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近1.5万个,但是仍然存在小一19600个、初一5500个的学位缺口。在深圳教育最集中的百花片区,楼龄20年的学区房,每平方米售价超过11万元。
一位房产销售对记者说:“真正刚需的东西,永远有高价格支撑,学区房就是刚需”。
最“拼”的家长
2016年北京西城区爆出46万元一平方米天价学区房的新闻着实让不少计划买学区房的家长神经紧绷,虽经相关媒体证实纯属子虚乌有,但其关键词“46万元/平”“学区房”“11平方米”仍然让很多家长心有余悸。
“我当时听到这条新闻都愣了,感觉学区房的价格也太离谱了,这个价能在我老家买四套房子,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真是拼了。我老婆看到新闻后坐不住了,一个劲催促我去看学区房。”从事建材生意的赵先生对记者说,“当时我们小区业主群里的很多家长都在讨论这事儿,都说学区房一定要趁早买。我是去年在西城学区买的房,花了近700万元买了个55平方米的学区房,把好些年做生意挣的辛苦钱全投里面了,希望我孩子上了学能对得起我这份苦心”。说起自己买学区房的花费,赵先生一脸无奈。
“北京这地方做什么事儿向来都是‘赶早不赶晚’,好学校就那么几所,价格合适的学区房凤毛麟角,我为了给孩子买学区房,把西城、东城、海淀的地面儿转了个遍,就这样买房的时候还是把老家的房子卖了才凑够首付。”和赵先生在同一小区居住的李女士说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家长们花高价买到的学区房通常只是为了一个学位。
太原的赵女士两年前花100多万元买了一户房龄超过25年、使用面积只有30平方米的学区房。“刚买下这房子的时候,屋里墙皮掉了一地、房顶乌黑、水泥地面坑坑洼洼,屋里白天光照不超过两个小时,最后花钱重新装修了,要不是为了孩子能上个好学校,谁会花钱买这种破房子。”赵女士说。
现在的赵女士夫妻俩周一到周五除了工作,就在原来的住处和现在的学区房之间两头跑,既要照顾在家里住的老人,还要关心在学区房住的孩子。到了周末,她才能和老公一起带着孩子回到宽敞明亮的家里休息。
在购买学区房的这条道路上,“70后”“80后”父母们在“拼命”的同时,“90后”也开始加入。
有相关媒体曾报道“杭州某热门小学近半一表生要被调剂,”使当地“90后”家长提前了购买学区房的计划。
由于今年杭州公办小学报名人数大幅增加,各大名校面临着“一表生”(在杭州地区,学生与父母同户、同住,常住户口在本小学学区者为一表生)爆满的情况,根据杭州市教育局的招生办法,当一表生超过学校的招生计划人数时,各区教育局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落户时间等各种因素排序,确定最终入学名单。
很多“90后”家长的孩子还只有一两岁,但因为担心买学区房会被调剂,只好把学区房购置计划提前了。
“多校划片”的作用
针对优质学区房价居高不下以及家长们对此类房产“热情”的有增无减,有关专家认为,学区房价格只涨不跌是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造成学校之间办学能力、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存在差异以及社会上盲目追求名校的风气造成的。但随着主管部门进一步落实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公办教育的办学能力和水平会越来越接近,所以盲目追求学区房是不可取的,学区房概念应该淡化。
今年4月,北京市东城、西城、海淀等区开始相继推出“多校划片”新政来推进公平教育并使本区优质教育资源能更加均衡化。但是有教育专家表示,“多校划片”只是权宜之计,最终还是要靠教育发展、教育改革,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过,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进程。
“当各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相接近时,多校划片才能体现教育的公平。否则,从单校划片到多校划片,只能治标不治本。”陕西省社科院马研所副研究员王晓勇认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其实是各学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均衡各学校间教学质量。
“教育部门制定的‘多校划片’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购买学区房的热度,但‘学区房’现象现阶段不可能消失,购房者也不可能白买。”王晓勇坦言,新政策给了家长及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但只要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存在,房地产业还是会跟好学校捆绑在一起,“学区房”现象就不可能消失。
在采访中,一位年纪较轻的家长就学区房问题表达了自己独特地看法:“学区房的存在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但是随着线上教育的加速普及,这种稀缺性会被大大稀释。但是现在的线上教育仍处在试水阶段,具有很多的潜在不确定性。如果孩子们真正能够在线上接受名校教育,家长们肯定不会对学区房如此狂热。”
另有家长表示,在房价不断走高的今天,与其冒着风险花天价买一套学区房,不如省下钱来请“名师”进行个性化辅导,以提升孩子的竞争力。
专家表示,家长们在醉心于选择学区房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孩子想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现在的教育更应考虑到应让孩子均衡发展的问题,要关注他们每个人各自的优缺点和个性。家长们要深入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真正需要什么,再考虑买房。孩子的教育,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就好,不要用力过猛。与其拼命地去争取教育资源,不如自己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一个好的父母,要比好的学校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