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6月23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农村新女性 发展 脱贫之后,她们流泪了…… 青山蕴“玉露”“绿”茶惠万民 王岗镇的扶贫“娘子军”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脱贫之后,她们流泪了……

青海高原,三个曾经深陷贫困的家庭,三位在贫困中挣扎的农家女,在精准扶贫的春风中迎来了好日子:“党把我们扶持得这么好,我就想掉眼泪、就想哭”……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明顺 文/图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春末,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赴青海高原采访,翻山越岭、涉水过河,几千公里的行程一路跑下来,给记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几个贫困家庭中女主人那像断线珍珠般的眼泪。这泪水,带着昔日贫困的记忆,更饱含着今日脱贫的喜悦与幸福。

“感谢共产党,感谢总书记”——这是她们一次又一次重复的话语。她们所在的村落不同、生活境遇和贫困程度各异,但是,她们泪水中传达出的那份情感却惊人的相似。

伊克拉村:永花的眼泪

坚强的蒙古族妇女永花,终于走出贫困,拥有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登上三楼,记者来到永花的家。一见到记者,永花的眼泪就唰唰地不停地流。

今年45岁的永花,是青海省德令哈市蓄集乡伊克拉村村民,蒙古族人。因为没有上过学,她几乎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说。永花18岁嫁入本村,育有一儿一女。然而,结婚8年,劳燕分飞,永花带着一双儿女和自己的嫁妆——60只羊,回到了娘家,一家三口的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

虽然没有文化,但永花却拥有坚强。没有房子住,村里谁家外出放牧了,她就搬到人家空出的房子里;没有草场放牧,她就给别人打零工;为了能多挣点儿钱,她居然掌握了当地妇女不敢染指的驾驶技术……永花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要让孩子们上学!然而,想挣钱谈何容易。她也想外出打工,但是,孩子太小,离不开她,她被拴住双腿,只能一天天地挨。

2015年年底,精准扶贫的春风吹上了青海高原,永花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伊克拉村第一书记来了,驻村工作队来了,他们带来了扶贫政策,更带来了永花脱贫致富的希望。

2016年7月,德令哈市林业局将永花吸收为生态护林员,使她每月有了2500元的固定收入;2016年11月,永花获得了50000元扶贫贷款,再加上自己筹来的一点儿钱,她一下买了5头奶牛;2017年8月,永花一家搬进了政府在陶尔根家园为易地搬迁户修建的楼房……幸福来得太快,永花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一项项扶贫政策,极大地调动起了永花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她在干好生态护林员工作的同时,租赁了柯鲁柯镇的草场,干起了奶牛养殖,把自家的奶牛从5头繁育到了13头;她还做起了鲜奶销售的买卖,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她又搞起了奶制品加工……她浑身上下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

更好的消息是,她的一双儿女先后都考上了大学。现在,一个孩子已经毕业,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2017年底,永花一家年收入达到8万多元。她家脱贫了。

叙述这一切的时候,永花的眼里一直噙着泪水。当记者快要离开时,她用普通话深情地说出了一句话,记者清晰地听到,那是“感谢共产党、感谢总书记!”

巴音村:姜发菊的眼泪

有女儿的一路搀扶和陪伴,姜发菊坚强了许多。

和永花一样,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巴音村的姜发菊也是一个用眼泪表达情感的人,尤其是情绪激动的时候。

记者在姜发菊大女儿那儿了解到,她家原来虽不很富裕但很幸福,丈夫是一个农家好把式,两个女儿爱学习、知上进。然而,祸从天降,2015年丈夫被确诊为败血症,为了医治丈夫,。姜发菊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还四处举债。巨额债务,把一个本就经济很脆弱的家拖入了深度贫困的境地。2016年,丈夫去世,姜发菊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面对6.7亩无人耕种的土地和数万元债务,整日浑浑噩噩,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姜发菊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镇领导和扶贫第一书记一次又一次来到她家,送钱送物送政策,帮助她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很快,姜发菊一家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2万元大病救助金也送到了她的手上,特别是两个女儿不仅享受到了每年每人3000元的助学补助,州领导还协调了有关企业,解决了她们的学费和生活费,同时,给姜发菊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使她每个月有了固定收入。

党的好政策和领导无微不至的关心,渐渐让姜发菊振作起来,她下决心,要靠自己的双手争得富裕的日子。随着巴音村整体移民搬迁,姜发菊一家搬到了镇上,住上了整洁的二层小楼。这两年,茶卡“天空之镜”盐湖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姜发菊捕捉到其中的商机,打算开家庭宾馆。她把想法告诉了第一书记,得到了大力支持。2017年7月,姜发菊家的家庭旅馆开业了,虽然只有几间屋子几张床,但是,短短两三个月,姜发菊就收入了4万多元。尝到了自食其力甜头的姜发菊又申请了5万元金融扶贫贷款,在自家院子里加盖了两间客房……

如今的姜发菊不仅偿还了所有外债,而且脱了贫,在小康的路上越走越顺畅。

听着女儿向记者叙述这一切,一旁的姜发菊已经泪流满面,她哽咽着说:“你瞧,就两年多的时间,债还上了,楼房住上了,还开起了家庭旅馆,又盖起了新房,好日子说来就来了,真的从心里感谢共产党,感谢总书记!”

都兰河村:王桂祖的眼泪

站在丈夫身边的王桂祖破涕为笑,因为,全家脱贫了。

魏海明是海西州乌兰县铜普镇都兰河村的贫困户,曾被村里人贬损为“懒汉”。如今,魏海明不仅脱了贫,还成了藜麦种植的带头人。

走近魏海明的家,宽阔、整洁的院子,一大排的砖瓦房,分明是在告诉记者,这家的日子好过了。进门时,记者注意到,门口立着一块“藜麦收购点”的牌子。

五大三粗的魏海明跟记者谈贫困时期的苦恼、谈脱贫后的喜悦。他的妻子王桂祖坐在旁边一直不停地抹眼泪。

魏海明今年47岁,他家是因病、因学而致贫。父亲一病就是十几年;母亲也瘫痪在床;妻子8年前患上了严重的妇科病,丧失了劳动能力;两个娃娃还要读书。魏海明一家的生计都在那6.7亩耕地上,留下全家的口粮后,每亩麦子只有170元的收入,不得已,魏海明只有靠借债堵医药费、学杂费留下的巨大窟窿。

看着体壮如牛的魏海明,村里有人骂他是“懒汉”。人家说,就是去打工,也不至于穷到这份儿上!可他哪里动得了呢?轮椅上的母亲、病床上的妻子、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魏海明经常在梦里哭醒,王桂祖也经常成宿成宿地以泪洗面。

2015年,魏海明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领导给他联系了一家企业,一个月4700元的工资,可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然而,家庭的拖累,让魏海明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机会溜走。

看来只有在种地上做文章了,但继续种小麦肯定不成,恰巧,此时藜麦被引进到乌兰,这种对海拔高度有严格要求的作物正适合都兰河村种植,于是,扶贫领导联系了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口帮扶魏海明。魏海明学得认真,很快掌握了藜麦的种植技术。2016年,他拿出家里的5亩耕地种藜麦,三江沃土公司提供种子、化肥,另一家爱心企业免费送来两吨有机肥,大家像是用手托着,确保魏海明家的藜麦种植成功。天道酬勤,魏海明家的藜麦丰收了,三江沃土公司全部包收,魏海明一下子收入了两万元。2017年,魏海明另外承包了5亩地,扩大了藜麦种植规模,10亩地总收入达到5万元。

为了巩固魏海明的家庭收入,2017年4月,三江沃土公司特地在魏海明家设立了“藜麦收购点”,让他将散户种植的藜麦收集上来,又使魏海明每年能增加4000多元的收入。

不仅如此,魏海明一家还有低保收入,再加上母亲和妻子的基本医疗保险,加上孩子们上学费用的全免……经过这几增几减,魏海明一家2017年的收入达到了7万多元,他家脱贫了。

看到魏海明家的变化,那些曾说过风凉话的人也想跟着魏海明种植藜麦。对此,魏海明非常欢迎,他表示,下一步,要继续扩大藜麦的种植规模,带领其他村民一起种藜麦,一起致富。

采访中,一直坐在丈夫身边的王桂祖眼泪一直不停。当魏海明说起辛酸的往事时,她满脸痛苦,委屈地流泪;当魏海明说起脱贫的快乐时,她满脸激动,欣喜地流泪。她说:“原来,我们那么困难,现在,政策这么好,把我们搬迁进新房子,让我们挣这么多钱,党把我们扶持得这么好,我就想掉眼泪、就想哭。我们感谢共产党,感谢总书记。”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