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历受访者关注生态环境新闻情况
● 当前我国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实践的主要因素是社会责任感,但是选择“随大流”的受访者比例也比较高,这造成了公民在生态环境行为实践中缺乏主动性、互动性以及“知易行难”的问题。
● 正因如此,来自国家层面的行为规范或许将发挥着引导和规范作用。
● “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调查结果,与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环境行为规范指南、规划和政策制定等结合,加强成果的应用与转化。”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韩亚聪
随着我国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公民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绿色骑行、义务清捡垃圾、宣传低碳生活、表彰环保志愿者……在刚刚过去的“六五环境日”中,全国各地再次聚焦全民环保。
“环境保护事关全社会,需要公民的参与。公民在环境保护事业中,不应该是一个旁观者,而应当是实际参与者。”在三年前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中,对公民日常生活环境保护义务作出了规定。
三年后的今天,我国公民环保行为呈现出怎样的基本情况和特征?面临着哪些问题?如何更好地凝聚共识与引导行为?
2018年“六五环境日”前夕,一项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公布的《公民环保行为调查报告》,通过近万份线上线下有效调查问卷和调查研究,勾勒出我国公民环保行为的7个特征,对下一步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科学基础。
公民高度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
“本调查主要了解我国公民环保行为的基本情况和特征,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据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的开展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对下一步生态文明宣传工作的把握和重点安排奠定了科学基础。
据了解,《公民环保行为调查报告》历时三个月,设置11个指标、20个问题,包含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哈尔滨、西宁、乌鲁木齐等12个城市及线上线下展开的调查。
在公民环保行为的7个特征中,公民高度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66.88%的受访者在近半年内讨论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环保行为体现在各个方面,71.97%的受访者在购买家电时,每次都会或者经常会选择节能家电;69.04%的受访者经常会优先选择公交、自行车或顺路拼车等绿色出行方式;55.83%的受访者在购物时经常会自带手提袋或购物袋。
调查显示,生态环境保护传播渠道仍以电视广播为主导,新媒体形式正在崛起。67.02%的受访者最喜欢电视、广播的科普形式;51.62%的受访者最喜欢互联网、手机短信的科普形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公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越来越多地借助网络平台,因此,科技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是我们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不得不考虑的要素。
文化水平如何影响环保行为?调查显示,公民环保行为与文化水平呈正相关,中青年群体表现最好。调查发现,不论在家庭、公共场所还是工作学习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公民环保行为实践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而文化水平与公民参与环保行为的深度存在关联。
公民环保行为仍存在场景差异且缺乏主动性
各种调查数据背后,也存在公民环保面临的“知易行难”问题。
据统计,公民环保行为存在场景差异,家庭活动中践行度最高,公共场所次之,工作场所最差。调查数据显示,在家庭场所,公民环保行为实践的比例为74.9%。在公共场所,公民践行环保行为的比例为64.02%。在工作场所,公民践行环保行为的比例为53.67%。
公民环保行为以律己为主,缺乏影响、监督他人的意识。据了解,虽然有39.85%的受访者在近半年内关注过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新闻报道,但近半年内参加环保志愿活动和捐助环保项目的受访者,比例仅分别为24.48%和22.51%。28.40%的受访者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保护野生动物,34.84%的受访者能够做到保护饮用水源,在发现周围有人使用野生动物制品或者食用野生动物时,只有25%的受访者会加以劝阻或通知有关部门。
调查报告显示,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实践多出于责任感和从众心理,缺乏主动性。大部分受访者将自身生态环境行为实践的原因,归结于“社会责任感”和“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分别占比51.18%和25.58%。可见,当前我国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实践的主要因素是社会责任感,但是选择“随大流”的受访者比例也比较高,这造成了公民在生态环境行为实践中缺乏主动性、互动性以及“知易行难”的问题。
正因如此,来自国家层面的行为规范或许将发挥着引导和规范作用。
6月5日,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五部门在2018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现场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领公民践行生态环境责任,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行为规范包括关注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减少污染产生、呵护自然生态、参加环保实践、参与监督举报、共建美丽中国等十个方面。
相关部门要加强调查成果的应用与转化
在周宏春看来,《公民环保行为调查报告》不仅反映了我国公民环保行为特征和价值取向,对相关研究和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需要提出的是,我国已经出现一些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倾向,如公民环保行为以律己为主,缺乏影响或监督他人保护环境的意识;这虽然符合中国当前社会的价值选择,但这种‘随大流’并不是好的趋势,本质是‘劣币驱逐良币’。”
周宏春表示,调查报告揭示了我国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需要引起宣传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应从问题出发,或以问题导向,开展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以收到更佳的宣传效果。
同时他认为,从研究角度看,仍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研究的延续性,无论是指标体系设计还是调查研究内容,都应当具有持续性特征;二是调查问卷设计,不能有任何诱导性;三是问题的设计应当是群众语言,即受访者能够理解的语言,不能有多解性,不能引起歧义。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原材料研究所所长肖劲松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文明建设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建设美丽中国贵在行动,成在坚持,这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每个公民都是践行者,需要全民共同参与。
针对报告提出的问题,肖劲松建议,建立持续跟踪调查和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的专项调查,进行对比研究,客观反映不同区域、人群和不同阶段人们的环境行为特征和变化,更好地为战略规划部门、决策部门和宣教部门提供科学依据,精准施策。
“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调查结果,与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环境行为规范指南、规划和政策制定等结合,加强成果的应用与转化。”肖劲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