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江说: “文艺女青年,不一定有很华丽的生活,但一定是追求审美的生活,并深化在平常的365天之中。”
■ 胡杨
说起文艺女青年,你会想到什么?是海藻般的长发垂在肩上,手握书卷、白衣飘飘,还是不食人间烟火、只会做番茄炒鸡蛋?
今年3月一篇名为《XX,我爱你》的文章火爆朋友圈,也将“文艺女青年”推向是非之地。而目前正在重庆金山意库的轻艺术空间举行的《向文艺女青年致敬》画展,可以看作是重庆漫画家游江,为被妖魔化的“文艺女青年”正名的举动。
展览从5月19日持续到6月30日,展出画家近两年的61幅画作。这些作品着墨灵动,线条简洁,又以寥寥数语作为旁注。每一幅画都是一个生活片段或者场景,画面不同,但都勾勒出文艺女青年的形象符号:千娇百媚,却不故作媚态;娴静婉约,却不高冷神秘;疏影恬淡,却又不显做作。既表闲情淡雅文艺态,又露滚滚红尘江湖气。
其实,笔者对游江的这些画作并不陌生,因为去年到重庆去磁器口拜访过游江的“艺术杂货铺”,回来后也经常在朋友圈——观画。
游江画作中的女子,有普遍的文艺气质,更有重庆地方特色——江湖气息。那一幅幅小画,正是我们日常的365天,脱离世俗与紧张,轻轻抖落出一种美好的小情绪、小情思。她们不求文以载道,不求文能兴家,只求把心放妥在舒展的肢体里,做一个活在当下的女子……
游江画的是日子、是松弛、是漫不经心,还有对世界保持“打望”的盎然兴趣。由此可见,画家对“文艺女青年”的态度,是欣赏是包容是关爱。
而这次61幅漫画集体亮相,就仿佛众多“文艺女青年”在对着你“诉衷肠”。有趣的是,就像笔者一样,看画的人也纷纷“落网”。
作家、《新女报》前副总编吴景娅,在观画时感就慨道: “我们站在现场的这拨子人,好些是这座城40年来第一批的女文青。当年也是长发披肩,白裙飘逸,烟视媚行,一笔在手,视金钱为粪土。即使如今成了游江需要费些笔墨才能凑齐的文艺女中年、女老年,其实那颗文青的小心脏一直都在蹦哒,从不歇火。这个画展的名字叫《向文艺女青年致镜》,通俗的理解就是递一个镜子过来,让姑娘们自己瞧瞧。据说,好些女文青都在一幅幅的漫画中找到了自己。”
1967年出生的游江,有着一副“老夫子”的模样,曾经是一家时尚杂志的摄影记者。“以前是用镜头表达,快门捕捉一瞬间的状态,现在是用笔来描绘那一秒钟的状态。对于这个主题,其实我已经思考了近20年,只是这两年才开始动笔画。”
游江,重庆漫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重庆漫画学报》副主编,重庆磁器口古镇“龙吟艺术会馆”创始人之一。在重庆磁器口这座千年古镇中,游江俨然成为颇具影响力的“网红”,且不局限于重庆。各界人士纷至沓来。“游江”及“磁器口游江画室”正在成为重庆尤其是重庆磁器口古镇的一张名片,一种出世与入世的生活哲学。
游江认为画画和拍照有相通之处,他坦言他画文艺女青年,就是画她们的诗意生活。这个时代缺乏诗意,而诗意在他的画里,如同每天的生活,小窗推开就观四季,柴门大敞也能修心。
那么,游江心目中的“文艺女青年”到底什么样?
游江说:“‘文艺女青年’不一定有很华丽的生活,但一定是追求审美的生活,并深化在平常的365天之中。她们应该是对花花草草等世俗之外的小东西有一种特别的关注,当然还喜欢读诗看书,有一种文艺的爱好,她们还会通过一种载体比如拍照等来表达她们的一种态度。”
原来在画家游江眼里,文艺女青年应该具有三种能力:一是审美力,二是生活力,三是表现力。这和年龄无关。
所谓生活力,就是让生活充满 “生机”的内在能力,它与具体的物质条件无关。很多时候,我们缺的并不是钱,而是把小日子经营好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