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学安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冰川公园5月22日宣布,即日起把每天允许入园的游客量控制在1万人,此举主要是保护冰川资源、确保索道设备安全运行和提升游客游览体验。“如果不对玉龙雪山景区最大承载量进行规范,旅游资源将有可能因为旅游者超出其承载限度而遭到破坏。”丽江玉龙雪山省级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朱学斌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近年来,每逢节假日,各大景区人满为患,尤其是一些热点景区更是远远超出承载最大负荷,不仅造成景区资源的破坏,也让游客在拥挤的人群面前望而却步,很多游客感慨,与其说是节日外出观景不如说是四处看人海。针对部分景区客流超出最大承载量的实际,国家旅游局多次督促地方旅游部门和相关景区及时采取限流、分流措施,确保景区正常游览秩序,无疑值得肯定。
众所周知,庞大且持续增长的客流量,让国内一些热点景区在文物保护、古建维护、游客安全等方面承受巨大压力。尤其是一些名川大山自然景观,囿于地理条件限制,景区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难以短时间内大幅提高。超出承载极限后,一旦发生游客滞留等紧急情况,游客的人身安全可能受到威胁。为此,《旅游法》明文规定,景区应当公布最大承载量、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当景区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景区要提前公告并及时采取疏导、分流等措施。可见,对景区采取限流措施,既是保障景区安全的需要,也是法律规定的要求。
不言而喻,任何景区的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超出承载极限接纳游客,是对景区资源、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的极大损害,相关部门对过度开发旅游资源、破坏生态平衡,旅游安全等问题,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来,实行景区限流措施无疑是本应之义,但在休闲旅游已成国民刚性需求语境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景区限流功效,既需要游客有序出行,更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科学疏导国人的旅游需求。
景区不仅要在游客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果断限流,还要发布景区承载量动态信息,让其他游客能够根据客流量及时规划、调整行程。同时,限流景区应制定符合实际、具备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为游客提供必要的等待区域,就餐、休息和医疗救护场所,一旦出现游客长时间滞留等现象,确保在第一时间提供基本的救助,切实让游客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