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5月20日,第十五届中国女经济学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研讨会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生命周期诸方面的家庭和社会资源配置以及相关的公共政策开展学术讨论,涉及了性别问题研究的诸多方面,包括照料对女性幸福感及人力资本提升的影响、女性流动人口与相关社会问题、女性能力与性格特征的社会贡献等议题,为经济与性别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 封进 吕思诺
5月20日,由中国女经济学者联谊网络主办,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女经济学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研讨会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生命周期诸方面的家庭和社会资源配置以及相关的公共政策开展学术讨论,涉及了性别问题研究的诸多方面。
照料对女性幸福感及人力资本提升的影响
由于中国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以及女性为当前提供家庭照料的主要群体,此次会议中,照料成本及对女性幸福感的影响问题得到了高度重视。
中央财经大学刘宏从中国1986年义务教育改革的视角,研究母亲教育水平对子女发展的影响。其利用中国家庭跟踪调查的数据,以义务教育改革作为工具变量,结果发现,母亲的教育水平对子女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母亲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其子女入学率增加3.7个百分点,上大学意愿增加9.7个百分点,精神健康改善15%,体重减轻的可能性下降3.5个百分点,而对语言能力测试评分、自评健康、超重等则不存在显著影响。
南开大学陈璐和范红丽研究了非正式照顾的隐性成本-女性照顾者主观幸福感。她们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发现:非正式护理显著降低了照顾者的生活满意度,且这种影响更加体现于负责照顾父母和老人的农村妇女。此外,非正式照料显著降低女性照顾者的收入并恶化其健康水平,对照顾者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祝慧琳也同样关注了类似问题,但是从相反的角度考虑——即以老年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的背景下,子女的住房情况是否会影响代际互动从而左右父母的就业决策是其重要关注点。在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她使用2014年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因素后,相对于子女自有产权的样本,子女住房是租房或其他的占比越高,老年人参加工作的概率越高;个人年收入越高、没有社保的老年人参与工作的概率越高,已婚、健康状况对老年人就业的边际效应显著为正,户口、受教育年限对老年人就业的边际效应显著为负;子女的经济状况越差,老年人参与工作的概率越高,子女未婚会对老年人参与工作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子女中是否有18岁以下孩子对老年人就业的概率没有显著影响。
关注女性流动人口与相关问题
女性流动人口为我国城市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其也常常面临着来自就业、婚姻及育儿方面的压力。
北京师范大学杨娟基于2011-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通过上海市与北京市对外来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收紧,探究该政策对于父母群体的人口流动以及留守儿童的影响。她得出如下结论:对流动儿童收紧的教育政策会显著增加流动人口子女留守的可能性;2012年北京收紧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政策显著增加了流动人口子女留守的可能性约3%;对流动儿童收紧的教育政策显著增加了流动人口子女单独留守的概率,流动人口子女与一方留守的概率未受显著影响,以教育控人未必有效;政策有明显的技能偏向性,对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家庭,收紧的教育政策对其子女留守的可能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有两个子女并且一个子女随迁、一个子女留守的流动人口,存在男孩偏好现象,即对于学龄段的孩子,父母可能让男孩随迁,女孩留守。
上海大学袁晓燕探究城市规模是否会影响随迁女性的收入,与单身女性相比,随迁女性是否会遭受婚姻诅咒,以及当迁移的目的地为不同规模城市时,随迁女性的收入将会如何变化。她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05》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城市发展的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提高随迁女性的收入水平,说明城市规模的确是破解随迁女性婚姻诅咒的有效途径;同时与单身流动女性相比,随迁女性的就业机会将会增加,同时女性的就业参与可以与大城市中服务业更好地匹配,是女性就业与收入增加的源泉。
女性能力与性格特征的社会贡献
相比于男性,女性具备哪些特殊的能力与性格特征,对公共决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也是本届会议关注的重点议题。
北京大学刘松瑞主要探究女性作为市委书记对当地的环保、发展以及生产安全方面的发展与男性作为市委书记带来的政绩成果的差异。其利用2003~2013年中国地级市数据与政治精英数据库实证发现女性市委书记能够在几乎不影响发展的前提下,更多地减少环境污染,同时通过模型检验发现,该现象并非短期机会主义行为,女性市委书记在环保方面的贡献属于长期影响,同时也发现女性市委书记所在地市的生产安全事故显著减少,女性市委书记也由于能力更高等因素更容易获得晋升。这为更多提拔女性干部,增加女性干部比例等政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华东师范大学龚冰琳则从女性与男性的性格差异切入,利用实验经济学的思维重新解读性别差异。她通过研究母系民族摩梭族和父系民族彝族来对比在不同博弈中的性别差异。她在彝族和摩梭族做了一些实验,结果显示在控制风险因素影响后,摩梭的男性提议者的要价要显著高于摩梭女性,而彝族女性提议者的要价显著高于彝族男性。摩梭族的女性保底价并不是因为她们更无私,而是出于一种策略,她们害怕被拒绝最后一无所有,这可能与她们在家族中往往承担分配资源的角色相关。彝族的女性由于经常是在市集上为家庭进行日常贸易,因此可能她们在市场上练就了一种侵略性的姿态。她得出了非常有启发性的结果,对于如何探究女性的当前“社会印象下”的性格的产生原因以及其对当下社会经济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解读方式。
除上述议题外,会议还关注以性别视角切入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宋月萍副教授基于对2006年~2015年我国经济学研究生论文的研究,探究当前利用性别视角研究经济问题的进展。她发现CNKI数据库中关于性别的研究日益深入,性别的视角深刻地触及了更广泛的经济学领域。但也存在性别意识主流化程度薄弱,理论自觉性有待提升;研究性别问题的经济学研究生毕业论文同时存在研究者性别失衡等问题。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