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5月21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健康周刊 养生 不良习惯让年轻女性“骨酥酥” 哭闹发火敏感焦虑 “孩子气”可能是心病 小女孩总爱“咬舌” 竟是抽动症惹的祸 名中医范永升:规律作息益养生 养生新鲜报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女孩总爱“咬舌” 竟是抽动症惹的祸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彭芸

佳佳从小聪明伶俐,学习好,在学校还是班干部。但是从2017年9月开学以后,佳佳饭量变小了,而且从不挑食的她只吃软的甜的。再后来,佳佳吃饭越来越少,总说“舌头痛”,而且情绪越来越坏,常发脾气,经常对父母的问话不答,甚至不吃不喝。2017年年底佳佳被送到了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治疗,入院时孩子的体重仅36斤,整整瘦了39斤。

佳佳住院后,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崔永华主任给孩子进行了院内会诊,排除了重性精神病和癔症性精神病和厌食症,认为孩子不断咬舌头,是因为总觉得舌头痒,只有通过不断咬舌带来的疼痛来暂时缓解这种“刻骨铭心”的痒。最后,崔永华诊断佳佳患上了一种特殊的抽动症——感觉性抽动,并给其制定了针对性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放松的治疗方案。佳佳很快就病愈出院了,而且也不咬舌头了。

崔永华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近年来,抽动症因其逐渐升高的患病率引起关注,该症多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不自主、无目的、反复、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群运动抽动(如挤眉弄眼、作怪相、耸肩膀、甩胳膊踢腿等)和发声抽动(清嗓子、咳嗽声、鼻吸气声、说脏话等),并可伴发其他行为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症状、情绪问题、攻击破坏行为、学习困难等。

抽动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病程长短不一,一般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患者比例为3~4:1,平均起病年龄为6岁。

据崔永华介绍,抽动症在发作之前,部分患儿是有一定感觉存在的。个别抽动症患儿抽动发作之前表现有先兆感觉,包括嗓子痒、眼不舒服、脖子痒、脖子痛、头晕、头疼、胸闷,有东西压肩膀及说不出的不适感。其中嗓子痒较常见,约占26%。在本案例中患儿的舌头痒就是一种先兆感觉,而“咬舌头”就是这种感觉导致的抽动行为,从而被称为“感觉性抽动”。由于不常见,所以很容易被误诊和忽略,特别是6岁以下患儿,不会描述这种感觉,所以就更不容易发现,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对于严重的抽动障碍儿童,早期应用合理的药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综合治疗成功的基础。目前尚缺乏国家批准的治疗抽动症的中药方案,所以西药治疗仍是治疗抽动症的主要方式。

心理治疗是综合治疗的保证和减少合并症的重要手段。除药物和心理治疗外,还应注意妥善安排孩子日常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紧张疲劳,适当参加一定的体育和文娱活动,使其尽量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中。

因为食物添加剂等可促使这类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包括活动过度和学习困难。含咖啡因的饮料可加重抽动症状。为此,对这些儿童的食物应避免含有食物添加剂、色素、咖啡因和水杨酸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