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评论员 莫兰
因担心儿女婚变,99.93%的老人立遗嘱选择“防儿媳女婿”条款——这则新闻引发的冲击力是巨大的,毕竟人人都是父母的儿女,也可能是别人的儿媳女婿,换言之,每个人都极有可能是新闻中的涉事诸方,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对于“防备遗嘱”,不少人觉得“心凉”,还有人将其称为“压倒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防备遗嘱”的出现,其实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婚姻焦虑的一个缩影,它有一定的客观土壤,对此应该理性看待,不应过度解读,也不应对老人加以苛责。
首先,处置个人财产毕竟是老人的合法权利,应该得到尊重,毕竟他们亦有自己的现实考量。归结起来,“防备遗嘱”的出现,大致有两大原因:一是担心子女婚姻出现变数,为了维护家庭财富不旁落。在许多传统家庭中,“子女再大,也始终是父母的孩子”,父母不仅要承担养育子女长大成人的职责,还有帮助其完成婚姻大事、抚养孙辈、完成家庭财富积累与代际传递的义务。许多老人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是为了将积攒的财富留给后人,自然不希望它因为子女离异而流失;二是为了规避一些不必要的纷争。例如,几年前曾有媒体报道,某女士的丈夫去世,为供孩子上学想把房子卖掉,然而七大姑八大舅都有继承权,要卖掉房子,需要他们全数明确表示放弃产权,手续烦琐,人情复杂,让人心累。
老人对婚姻缺乏信心不无原因。据报道,中国粗离婚率已连续十几年上升。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家庭与性别研究室主任吴小英在《婚姻的“祛魅”与家庭观的位移》一文中揭示了转型期婚姻脆弱的根源所在:“家庭不再是个体必须服从并为之做出牺牲的权威,而是服务于个体并可为个体所利用的资源。婚姻因此更像是个体之间的自由联合体,家庭核心化、女性的崛起以及代际关系的向下倾斜,也改变了传统的家庭格局,家庭功能的弱化和内部成员之间凝聚力的降低,都成为导致婚姻高风险和脆弱性的依据。”这世界变化太快,令无法理解婚姻关系的新变化、始终秉持“从一而终,白头偕老”婚姻观的老人们倍感焦虑,希望能给儿女多一重经济上的保障。
其次,对于老人而言,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应该给予理解。并非是儿媳女婿再怎么孝顺也始终是“隔了一层”的“外人”,而是毕竟在心中的天平上子女的分量更重,老人们自觉有责任对他们的未来负责。从诸多老人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他们既想为子女争取利益最大化,又担心子女的家庭因自己的一纸遗嘱而产生隔阂和纷争的矛盾心情。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子女不负媳婿?只能选择牺牲一头,选择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子女。
再次,选择“防备遗嘱”的毕竟只是少数。《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13-2017)》的数据显示,5年间样本保存数量仅为8万余份,这与我国2.41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庞大基数相比,所占比例极小。据媒体报道,一些考虑周到的老人因为担心产生家庭矛盾,会将小部分遗产留给儿媳或女婿,因为“家和才能万事兴”。
其实婚姻有无问题并不在于“防备遗嘱”,将其夸大为“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有欠客观与公允。某位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地道破真相:“彼此信任,坚不可摧的婚姻,儿媳女婿也不会在乎这个,反正都是一家人,给谁都一样;最怕夫妻感情本来就摇摇欲坠,那这份遗嘱就成了离间的箭,让争吵直接升级一万倍,一发不可收拾。”
事实上,许多年轻人对“防备遗嘱”的态度相当开明。2014年,《新快报》记者采访了近50名广州白领,逾九成未婚白领认为,分遗产应尊重老人意愿,晚辈不应该贪图老人的遗产。样本虽小,却小中见大。
“清白之德胜于万贯家财。”祖辈给我们留下最宝贵的东西,不是房产、财富,而是家风,是品格,是精神。“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教育家陶行知在所编《自立歌》中大声疾呼的自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年轻人就该凭借自己的双手努力奋斗,不偷懒,不啃老,继承祖辈的品格,而不是纠结于“防备遗嘱”上的名字,这才是昂扬向上的青年应有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