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丁小溪 罗沙 白阳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促进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捍卫司法公正的有效途径。
人民陪审员怎样选出?如何避免“陪而不审”“审而不议”?如何减少陪审员的后顾之忧?2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的人民陪审员法草案,在充分体现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和经验的同时,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作出明确回应。
谁能当?怎么选?
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地区陪审员总数已超过1.3万人,其中基层群众占比近六成。
扩大选任范围,增强人民陪审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根据人民陪审员法草案,陪审员主要是随机抽选产生。同时,为了满足审判活动需要,也可以通过个人申请和组织推荐的方式产生人民陪审员,但人数不得超过名额数五分之一。
担任人民陪审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草案将人民陪审员的学历要求规定为“一般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要求为年满28周岁。此外,根据草案,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监察委、公检法工作人员以及律师、公证员、仲裁员等不能担任人民陪审员;有受过刑事处罚,被开除公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情形的,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
与人民陪审员法草案一审稿相比,二审稿将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交由司法行政机关牵头负责,建立司法行政机关牵头推荐、人大常委会任命、法院使用的选任工作机制。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廖永安表示,这样有助于实现人民陪审员选任和使用主体的分离,建立起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让人民陪审员更好依法履职。
审什么?如何审?
“人民陪审”,关键在“审”。陪审员是不是“陪衬员”,就看说话管不管用。
人民陪审员法草案明确规定,人民陪审员依法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同法官有同等权利。
草案同时规定,人民陪审员参加三人合议庭审判案件,对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独立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人民陪审员参加七人合议庭审判案件,对事实认定,独立发表意见,并与法官共同表决;对法律适用,可以发表意见,但不参加表决。
与草案一审稿相比,二审稿进一步扩大了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范围,规定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社会影响重大的刑事案件一审,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七人合议庭进行。同时,二审稿还在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中增加了“案情复杂,需要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的”情形。
“后顾之忧”如何解?
补贴保障、人身安全、个人信息……要让人民陪审员安心履职、放心审案,必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根据人民陪审员法草案,有工作单位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克扣或者变相克扣其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期间,由人民法院依照有关规定按实际工作日给予补助,人民陪审员因参加审判活动而支出的交通、就餐等费用也由人民法院按规定补助。
草案明确规定,人民陪审员的人身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人民陪审员及其近亲属打击报复,对报复陷害、侮辱诽谤、暴力侵害人民陪审员及其近亲属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程琥认为,在人民陪审员法中明确人民陪审员的履职保障,是人民陪审员与法官同权的一种体现。“除了法律的刚性保障,还要尽量避免陪审工作与本职工作冲突。还要提升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意识,营造‘参审光荣、万众支持’的社会氛围。”
(参与采写: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