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史玉根
近日,农业部印发通知,部署在全国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通过3年努力,使全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提升行动涵盖六个方面,以坚持提质增效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引领发展、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
国家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对促进加工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也给农户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新的创富机会。抓住发展良机,可以开辟一条新的致富路径。
一、开展初加工,减少产后损失
国家政策:加快农产品初加工发展,是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务院要求,以粮食、油料、薯类、果品、蔬菜、茶叶、菌类和中药材等为重点,支持农户和农民合作社改善储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促进商品化处理,减少产后损失。通过实施相关项目和推广适用技术,推动农产品初加工水平整体提升。农业部提出,大力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保鲜、储藏、烘干、分级、包装等初加工设施。
创富案例: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水稻种植大户、谷满仓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竹文,从2007年开始规模种植水稻,头几年直接把稻谷卖给大米加工企业,收益一直不高,有时甚至因滞销而受损。2016年他买回一台小型剥谷机和一台小型碾米机,将部分稻谷加工成大米出售,50公斤稻谷可以加工出40公斤大米,比原来直接卖稻谷增收30多元。此外,米糠可以用来喂猪,由此又增加一笔收入。2018年他又添置了一台中型剥谷机和一台中型碾米机,提高了加工能力,自己包装、销售大米,经济效益有了大幅增长。
创富建议:农产品初加工主要是对收获的各种农新产品进行去籽、净化、分类、晒干、剥皮、沤软或大批包装等。初加工对技术要求不高,只要有一定劳动力,普通农户都可以进行小规模的初加工。所以,规模种养户和其他新型经营主体,对自产农产品可以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制成易于储存、销路更广、效益更好的商品,以减少产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比如,将马铃薯、甘薯等薯类制成薯粉、薯片、薯条等;将鲜蛋制成各种分级包装的鲜蛋、冷藏蛋等;将新鲜蔬菜通过清洗、挑选、切割、预冷、分级、包装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净菜、切割蔬菜等。
当然,较大规模的初加工也需要相当的场地和设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在国家已出台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背景下,有意开展初加工的新型经营主体应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咨询,争取政策扶持。
二、发展精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
国家政策:国家对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也提出了许多扶持政策和举措。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粮食烘储中心、果蔬加工中心,引导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推介一批农产品和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典型。大力发展绿色加工,推介一批绿色加工先行区典型模式,等等。
创富案例:广东省惠东县的伦信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蔬菜种植、研发、加工和销售的农业龙头企业,以前,该企业主要销售初级产品,效益有限,有时还出现“菜贱伤农”的情况。近年,该公司引入多个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建成了占地约4万平方米的加工基地,拥有现代化的仓储、冷库和多个加工车间,其中,投入800万元建成了净菜车间和色拉菜加工车间。从种植基地采收来的蔬菜,在车间进行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后,发往香港、深圳、东莞等地,可直接进入超市和餐馆。和以前初级产品价格相比,他们深加工的成品高出几倍,给企业创造了更可观的经济效益。
创富建议:农产品精深加工是指在完成初加工的基础上对半成品进行进一步完善的工程,如将大米、玉米粉加工为爆米花、玉米糊,将蔬菜加工成保鲜蔬菜、冷冻蔬菜、脱水蔬菜等等。
相比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可以更大幅度增加产品附加值,经济效益更为可观。精深加工需要更高的技术、充足的场地和雄厚的资金。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其他新型经营主体,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在用地方面获得优惠,建设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基地,选择利用高新技术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尽可能地向安全、绿色、休闲食品方向发展。如今,这类食品已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和方向,年销量剧增,将农产品加工成这类食品是增加利润的新途径。
三、利用乡村旅游开展特色加工
国家政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举措。农业部提出,结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支持农户、合作社、企业等经营主体建设、完善、提升初加工、主食加工、综合利用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设施设备。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与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科普、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创富案例:吴雪红原是湖南省新化县的一名普通创业者,仅用了两三年时间,就“晋升”为一家中型农业综合企业的法人。她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与当地乡村旅游产业进行了融合发展。新化县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众多乡村旅游景点,包括国家4A级景区紫鹊界。吴雪红的主打产品是以当地种植的鲜红辣椒加工制作的非酵辣酱,但创业头三年销量不大。2015年,她抢先申请了“紫鹊味源”商标,将自己的产品包装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并在紫鹊界景区建立了多个品牌店和柜台展示、销售,产品销量开始持续增长,2017年更是销量翻倍,企业效益也翻了几番。
创富建议: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是三产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常见的创业、增收门路。
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以扶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因此,创业者和新型经营主体,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传统制作工艺,加工生产有本地风味和特色的食品和工艺品,比如,辣酱、腊肉,以及编织产品、绣品等等,并结合乡村旅游产业,包装成旅游商品、旅游美食。虽然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也很激烈,但只要保证产品质量,做好营销工作,还是大有潜力可挖。
四、利用互联网进行个性定制加工
国家政策: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还包括,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商直供、加工体验、中央厨房、个性定制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向“产品+服务”转变。
创富案例:浙江省桐庐县的返乡创业者黄淑女,2009年开始小规模饲养“两头乌”特种生猪,并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加工和销售,效益一直不太理想。2014年,她引入电子商务的理念,改为以个性定制的方式进行加工和销售。年初,他们推出预购活动,让购买者提前预订,先交部分押金。到年末或大节日,农庄再按照预购者的意愿和需求,将猪肉分别加工,配送到消费者手中。这种“产品+服务”的个性订制加工和销售模式,让农庄的加工产品供不应求,经济效益也倍增。
创富建议:如今,消费者的需求千差万别,对食品安全、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条件,农产品的个性定制加工也成为新的发展路径。因此,新型经营主体可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渠道,运用个性定制加工模式,生产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不同需求的产品,并提供个性化服务。相比无差别加工,个性定制加工虽然投入更多,但可以吸引并留住更多的消费者,甚至“粉丝”,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可以预见,国家和各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必将为个性定制加工业的发展提供许多便利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