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3月27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知道 2018《商定结论》:赋权农村妇女与女童的新蓝图 卡门·赫雷拉:给混乱的世界增加一些秩序 婚姻迁移模式与农村女性发展 提升公共政策性别敏感 推动发展结果平等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6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卡门·赫雷拉:给混乱的世界增加一些秩序

卡门·赫雷拉在自己的作品前

《绿与橙》

主持人:李黎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再过一个多月,卡门·赫雷拉(Carmen Herrera)就满103岁了。这位几十年如一日沉浸于几何抽象创作的艺术家,直到89岁那年才在朋友托尼·贝卡拉的引荐下,跻身纽约画廊主费雷德里科·赛维策划的一场“拉丁艺术三人展”,并售出了平生第一幅作品。这位高龄“新秀”首先引起了私人藏家的青睐,之后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100岁之后,赫雷拉已然成为国际艺坛炙手可热的明星,不单在博物馆举办回顾展,作品也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艺术博物馆、明尼苏达沃克艺术中心、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以及华盛顿赫希洪博物馆等重要艺术机构收藏。年轻导演艾莉森·克雷曼于2015年拍摄了一部30分钟的纪录短片《跨越百年的展览》,通过对赫雷拉日常生活与创作,以及对其助手、好友、策展人、画廊主的采访,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这位沉寂了几十年的老奶奶的艺术创作历程和迅速“窜红”的前因后果。影片展映后,赫雷拉更是成为广受瞩目的传奇人物。

赫雷拉1915年5月31日生于古巴首都哈瓦那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是古巴著名报刊《世界报》的创始人,母亲是该报的记者。优越的家庭条件使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8岁开始学习传统绘画技法,14岁赴法国,在一所私立学校学习法语,16岁回国后继续接受艺术训练,并于1938年~1939年进入哈瓦那大学学习建筑。1939年与在哈瓦那任教的美国人杰西·罗文索结婚后移居纽约,并曾于1942年~1943年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学习。1948年随丈夫旅居巴黎,偶然在塞纳河边的书摊上发现了一本名为《新现实沙龙》的小册子,接触到俄国至上主义、荷兰风格派和德国包豪斯艺术,马列维奇和蒙德里安等人的作品使她倍感亲切,遂转向几何抽象创作。1954年,夫妻二人回到纽约定居,此时的美国艺坛,以杰克逊·波洛克、威廉·德·库宁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风头正劲,赫雷拉却继续埋头于自己的抽象几何创作。在不断的实践中,艺术语言更加纯粹,艺术形式也更趋向简洁,但她的作品却始终未能得到展出的机会,甚至在极简主义盛装登场之后,她也未能适时亮相。这其中有后来媒体“发掘”出的女性身份和外裔身份的因素,也有她当时生活圈子的局限。因此,将她视为极简主义先驱的观点有待商榷,因为她并未直接对当时的极简主义者产生影响。惠特尼美术馆策展人达娜·米勒认为,从学术角度,赫雷拉理应被收录进1959年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16个美国人”展览中,但我们应该看到,尽管赫雷拉与其中的埃尔斯沃斯·凯利、弗兰克·斯特拉等极简主义者有着相近的艺术追求,但不同之处在于,她只是循着个人的艺术轨道自然前行,而极简主义者却明确具有针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意识。因此,她当初被“遗漏”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潮流就是潮流,也仅是潮流而已。

但这丝毫不会影响赫雷拉作品的艺术价值。她终生痴迷于利用直线、边角以及各种几何图形进行创作,在她看来,绘画是一个智力过程而非情感过程。她不断地做减法,最终将绘画引向了至简至纯。不仅如此,她还超越了绘画与雕塑的边界,其创作的三维立体作品,或挂在墙上,或立于地面,正可谓随心所欲不逾矩,赫雷拉以其从容不迫的气度,启发、引领着观众对于艺术本体的认知。

2016年,美国学院艺术协会将“艺术家终生成就奖”授予了赫雷拉,可谓实至名归。2017年,瑞士百年时装品牌艾克瑞斯推出了以赫雷拉的极简绘画为设计元素的春装系列,其集前卫、简约与优雅于一体的造型和色彩惊艳了国际时装界。“大器晚成”的赫雷拉近年来被《美国艺术》《纽约时报》等媒体争相报道,但“盛名”之下,她仍思维清晰、言辞犀利。《卫报》记者西蒙·哈特斯通在采访中称赞她以一生的坚持为世人做出了榜样。她平静地回应:“我不是一名教师。作为一个范例,也许是,但我的一生不值得学习。”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