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2月5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婚恋周刊 家园 婚姻到深处,看见的全是自己 一家人 两家饭 娘家妈遇上女婿的脸 再婚家庭理财“四项基本原则” 如何让男友和宠物和平共处?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娘家妈遇上女婿的脸

真正的母爱应该体现在对孩子生活的参与程度的逐步递减,女儿成家后,母亲的角色范围一点点缩小,这样才能给女儿的生活腾挪出空间。

■ 丁宁

一位母亲刚从女儿家回到自己家,就很想念可爱的小外孙,非常想。但是她不打算再去女儿家了,因为过得不开心,女婿对她比较冷漠。母亲心里明白,女儿家不是自己家,事情并不由自己做主。有时候家里没有什么太有原则的事,她免不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要是和女儿、女婿意见一致,一切皆大欢喜。如果不一致,就会让大家都尴尬。

女婿嘴上不说什么,但是那种冷淡,让人倍感心寒。母亲又给他们贴钱,又帮他们带孩子,可女婿好像觉得这些是天经地义的,连句中听的话都不说。花钱买些没用的东西拿来孝敬老人,老人要也不是,扔也不是,不接受他还不高兴。回家连句话都不肯和岳母说,不愿和老人待在一起,一回来就往他自己的房间里一扎。

有时不太满意女婿的做法,母亲便和女儿叨唠一下。女儿嫌母亲多事,让母亲别太介意叫不叫人的,重要的是,“您参与感别太强。”女儿的话算是点到七寸上了,母亲处处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才这样任劳任怨地投入与付出。又投入,又不能有太多的参与感,让人十分拧吧。

女儿反问母亲:“我姥姥把您家当成是自己家了吗?”确实没有。但母亲爱屋及乌,爱女儿,也爱她的所有。她即使不图金钱上的回报,也希望用辛劳换得一份感念。如果辛苦之后是一份冷淡,那心情就太糟了。

女婿也很纠结,收入有限,工作忙,只好把照料孩子的重托交给岳母,但是两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均不同。有了分歧,不好表达。他不能强求于老人,可是心里又不舒服;不希望老人置身于他们的小家庭中,但又需要老人的帮助。这种矛盾心态表现出来,就是老人眼中的冷淡。

如何处理好丈母娘与女婿的关系呢?以下是应该注意的:

1.丈母娘得从第一亲密者的角色中退出

真正的母爱应该体现在对孩子生活的参与程度的逐步递减,角色范围一点点缩小,这样才能给女儿的生活腾挪出空间。母女一场,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分,深情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这才是一种健全的母女关系。泛滥的母爱如泛滥的洪水,是具有破坏性的,是一场灾难。丈母娘得从第一亲密者的角色中退出,让位给孩子的伴侣和她自己的孩子,从“当事人”变成“局外人”。不懂得分离的丈母娘,即使孩子成年、结婚,也努力保持对孩子的控制。这样会使儿女的生活窒息。女婿不满意,又不好说什么,当然不会有好情绪。

2.不可以随意按自己的意愿安排女儿家的生活

作为岳母,女儿成家之后,在女儿家的确不可以像在自己家里那样,随意按自己的意愿安排一切。可以帮忙,切不可过度干扰女儿一家的生活,重要的是得保持自己的爱好和乐趣,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不可放纵自己的感受,去要求别人。生物学有种说法叫自私的基因,动物会自觉地抚育后代,而人则会潜意识中有要求下一代有所回报的念头,这种心态会使人变得苛求,而这样要求女儿、女婿并不公平。

3.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重新理解已经产生的纠纷

如果和女婿有分歧意见,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重新理解已经出现的纠纷,重新看待种种不愉快,换位思考,会有不一样的心态。想通了,就不会苛责女婿。如果对女婿不满意,很恼火的时候,做一做深呼吸,不要去接下茬,或许可以出去转一转,重要的是拿出老人的涵养与大度。时间是让人冷静的有效法宝。凭着年龄大的威望,先做一个和平的使者,而不是破坏家庭的“第三者”。老人不妨先站出来表示一番友好,让矛盾出现一个好的解决的开端。

4.多做建设性尝试

当家中已经产生了隔阂,出现了矛盾的时候,能不能做一点建设性的尝试,尝试着重新建立一种互动友好气氛。这种建设性的尝试是需要动脑筋的。做一些女婿爱吃的饭菜,放一些女婿爱听的音乐,或买一件女婿心仪但未曾来得及买的东西,表示友好与和解,重新建立起信任。不要总想自己是盲目地喜滋滋扑上去,反而被拒斥。这样想会觉得心里不舒服。传统文化比较强调群体与家族,忽视个人。社会发展到今天,传统文化应该调整,而调整只能从老人自己做起。

在生活中战胜恶劣情绪,保持平静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即便是老年人也非常有必要尝试着调整自己。

(作者系北京出版集团编审,曾任红枫妇女热线首批咨询员、教练,著有《女性眼中的外遇》《脆化的婚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