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1月21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周刊 家长应将正确价值观贯注子女一生 家庭的早期教化难以替代 中小学生展示茶文化 给生命初始留下美好印痕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庭的早期教化难以替代

□ 关颖

如今,人们都认同早期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可是说到早教,有人以为是“早点教”,也有人很自然地想到的是“早教机构”。一些父母舍得花钱把孩子送去学习、训练,从学爬行、学说话、学算数到培训艺术、体育等各种特长和智力开发,偏偏看不到家庭优势资源,忽视父母自身所能给予孩子的家庭环境、行为引领和心理抚育,结果很容易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就留下终生的遗憾。

从人的自然属性来说,人和动物有着根本的区别。雄鹰,可以翱翔蓝天,它的后代也能搏击长空。但是,世界游泳冠军的孩子,不经过严格的训练,不仅不能成为世界冠军,甚至可能连游泳也不会。也就是说,动物的能力一经获得,可以成为一种本能遗传给后代,而人类的后代则不能遗传父母的技能,必须通过学习、实践。

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秘密在于,父母遗传给了孩子有别于其他动物的躯体、大脑、神经活动系统,使他有了学习和积累知识、适应社会、合群的生物基础,好的遗传基因对孩子的发展更有利。但是无论有多么好的遗传素质,一个人刚出生时只是“生物人”“自然人”,必须经过家庭、学校、社会、同伴等对他的教化,才能成为一个能在社会上正常生活的“社会人”。家庭造就了“自然人”,也是培养“社会人”的首要场所,孩子潜在的能力能否得以充分释放,取决于父母如何开发,尤其在人生的初始阶段。有脑科学专家认为,一个人的发展是有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如果在同样的时间没有做正确的事情,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

对一个人来说,原生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孩子对成年人家庭角色的模仿、家人之间互动的关系等,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浸润、沉淀在他的思想和行为中。孩子在婴儿期虽然还不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却已经尝试依照父母或身边照顾者的反应调整自己的行为,学习到如何用哭、笑、安静等表达吸引身边的人。所以父母对孩子的了解、跟孩子的互动、使用的教养方法便会影响孩子的性情、人格和各种能力发展,并在日后孩子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在新生家庭中、在社会生活中以各种方式呈现出来。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原生家庭给予他的一切成为他一生的积淀。从吃饭、说话、走路、穿衣,到学习自我管理、服务他人的本领等生活技能;从进食、如厕、与人交往的规矩,到社会生活规则、法律规范等社会规范;从对与错、是与非、荣与辱的判断到道德标准的传导、生活目标的指点等价值取向;从认识自己、家人、周围的环境到学习扮演家庭、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等自我的角色定位……正是在从幼年开始的日常生活点滴小事中,渐渐造就了一个人的人格和行为习惯。家庭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家庭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全面的“训练场”,与家人的互动是最直接、最温馨的教化。

无数的科学实验和现实中鲜活的事例都证明,原生家庭对人的早期影响为其一生打下不可磨灭的烙印。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错过脑发育关键期,损失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她说,每个人所具有的智力资本和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脑的功能状态,取决于基因和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与人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受到的教育经历有关,尤其与0~3岁的早期发展有关。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强调童年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生活的不幸可以在其过去的经验,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经验中寻找根源,即大多数心理疾病患者,究其病因,往往都可追溯到童年时的环境和教育因素。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留守儿童心理疾病患病率高、犯罪率高等问题,与他们自幼脱离父母的亲情抚育,以及家庭环境不良有直接关系。孩子6岁之前,尤其是3岁之前,如果家长没有给孩子打下良好的心理和人格基础,当孩子上了学,突然发现各种问题一大堆时,家长得用12年时间甚至一生的时间补偿,还不一定能补得上。

大量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家庭对人的早期教化是全方位的,父母和家庭所给予孩子的一切,其他人和任何机构都难以替代。因此,家长要眼睛向内,善于发现和利用家庭资源和自身的优势,为孩子打好人生的基础,助力孩子迈好成人、成才的第一步。

(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学术代表作《家庭教育社会学》)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