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存真
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
冬残奥会会徽“飞跃”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徐旭
在熙熙攘攘的咖啡馆,虽从未谋面,林存真一出现,记者还是一眼“认”出了她。
高挑的身材、得体的衣着,不施粉黛的脸上漾着自信。不管在什么场合,自带气场的人总会显得与众不同。
2017年12月15日晚,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正式发布,“冬梦”和“飞跃”在水立方惊艳亮相。与作品同时揭开神秘面纱的,还有会徽的设计者林存真。
“从小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林存真从小就喜欢颜色与线条,国画、水粉、素描,她的梦想在画笔下逐渐变得五彩斑斓。
然而,这个爱好艺术的姑娘偏偏“长歪”了脑袋。“我的文科并不好,理科特别好,我根本就是一个计算机脑袋。”
上小学的时候,在中科院工作的妈妈带回来一个PC1500,“那是一个特别小的计算机,当时我和我哥一起编程,无师自通,我们能打出日历、圣诞树什么的。”
父母都是理科出身,林存真笑称从父母那里得到了“真传”。
“上到高中,我就觉得自己肯定上不了文科了,因为背起东西很困难。”收起画笔,林存真全力备战高考。
高三那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学校突然告诉她,北京印刷学院当年招收理科生学习设计。林存真毫不犹豫地改变了方向,“当年我只填了这一个本科志愿,如果考不上,只能读大专的计算机。”
带着梦想前行,林存真的大学生活紧张而快乐。大学毕业后,她应聘到新闻出版署条码中心工作。一年后,一个偶然的契机,她和朋友承接了一个倒闭杂志的刊号,办起了《艺术与设计》杂志。
就在杂志进入盈利期,命运又为林存真打开了一扇窗,她踏上了去德国莱比锡视觉艺术大学深造之路。3年后,林存真回国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如今45岁的她已是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
回看林存真走过的路,她总能在最合适的时候抓住合适的机会。“我父母工作很忙,有个大我5岁的哥哥,他带着我翻墙爬树抓老鼠,我都敢玩。”林存真说,“从小,我自己的事情就自己做主,父母的意见我会参考,但我要做合适自己的事。”
“最难的是战胜你自己”
时针拨回到刚刚过去不久的2017年12月15日20:22分,林存真和她的团队设计的“冬梦”和“飞跃”让世界为之惊叹。
对于自己的作品被认可,林存真百感交集。回想从设计到修改的历程,她感叹道:“在得知最终通过之后,我第一感觉是如释重负!”
然而这并不是林存真与奥运首次结缘。2003年还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助手的林存真,开始做奥运方面的工作。2006年,林存真被借调到奥组委形象景观处,2014年她为南京青奥会设计了会徽,2015年为北京申办2022冬奥会设计了申奥标志。
2016年7月31日,冬奥组委向全球发出邀请,征集会徽设计方案。遵从内心对于设计的热爱,林存真继续参加征集。在经历了初评和复评之后,林存真提交的801号作品在4506件应征方案中脱颖而出。
2017年1月,北京冬奥组委集中研究了10件入围方案作品,有4件被确定为继续修改完善,其中,中央美术学院负责帮助801号作品进行深化修改。修改小组阵容强大,包括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敏,2008年北京残奥会会徽设计者刘波,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奖牌设计者杭海等。
林存真说:“当时给的修改时间特别紧张。1月23日通知修改,2月6日就要交第一次修改方案。这期间正好是春节,但所有人都克服了困难。”
会徽修改过程不断反复。“最难的是战胜你自己,重新去做一个新的。要画的时候,一动手就是原来的弧线,你已经有一个惯性的思维了,要打破这个思维,找到一条新路这是比较难的。”在修改图形的8个多月的时间里,林存真在一次次自我否定中几近崩溃,“真的很感谢设计小组的老师,包括我的家人,他们给了我一些很好的建议,鼓励我坚持走到了最后。”
对于自己的奥运系列设计,林存真表示她最满意这次冬奥会的设计,“我觉得图形设计比较好,内容全方位展现了体育、中国文化和国际性的有机融合。此外,对今后的新技术的应用,不管是动态的还是立体的,在设计里都达到了预期的想法。”
“我是个充满好奇心的人”
作为业内享有盛誉的设计师,林存真走过的路看起来很清晰,在很多人眼里她是个目标很明确的人。而她对自己的评价是:“我是个充满好奇心的人。”
她喜欢去尝试一些新鲜的事情,“没做过的我都想试一下。比如手工类的,织毛衣、钩东西、绣花,十字绣。” 高中时,林存真就学会了织毛衣,大学的闲暇时光她会用钩针钩衣服。后来,看到别人绣十字绣,她也买了一幅来绣,至今仍挂在家里的墙上。
不仅如此,林存真还是个体育爱好者,在德国留学时她学会了打网球,还和同学一起打高尔夫。2008年奥运会她结识了叶乔波,从那时成为了滑冰滑雪爱好者,“中级没问题,只是平时太忙,滑雪只停留在爱好上。”林存真说,有意思的事情她都想去尝试,尝试过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就再寻找下一个。
好奇心还把林存真带进公益事业。2009年,她和朋友申请了一个扶贫项目,帮助贵州的一个国家级贫困村的妇女通过刺绣提高收入。“那些刺绣特别打动我。” 为了保有民族刺绣的原汁原味,她只给妇女们提供尺寸要求,“我跟她们说,你奶奶教你怎么绣,你就怎么绣,你想绣什么就绣什么。”妇女绣好之后,把绣片装到信封里,在信封上还可以讲述与绣片有关的故事。
她用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绣品,参与刺绣的妇女从最初的几个人变成了100多人。“绣品被带到了纽约展览。后来还接了一些国外订单,销到了荷兰和西班牙。”林存真表示,以后有机会还继续关注贫困,力所能及地帮他们做点事。
最好的设计是看不见的设计
记者: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具备什么特质?
林存真:首先要热爱生活。我在上课的时候经常对学生讲,要对生活充满好奇心,要去探索。设计师不能看什么都没有感觉,你有思想你的设计就有思想,你有热情你的设计才有热情,一个小气的人永远设计不出大气的作品。跟绘画一样,艺品如人品。热爱生活的人设计出的作品才会感染人。一个整天苦闷,看什么都无聊都没劲的人肯定做不好设计。
第二个,同理心很重要。设计师不是艺术家。艺术家是要把对人生的、对世界的思考……表现在自己的作品里。或许有一部分人接受,也许有一些人不喜欢。但别人喜欢与否与“我”无关,这就是艺术家。
而设计师不是这样工作的。设计不能表现“自己”,必须表现“别人”。比如设计一本书,设计师要用手法和能力最大限度地让读者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去理解小说的内容,跟着情节产生情绪上的跌宕起伏,视觉上也跟着跌宕起伏……
记者:什么是最好的设计?
林存真:最好的设计是看不见的设计。设计师不能喧宾夺主,你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比如为公园做设计时,你要站在公共管理者的角度去想——怎么样实现更好的游览秩序?你要站在游客的角度去想——我在公园里会不会走丢,我想去的地方都能找到?甚至还要站在安装台体的工人的角度去想——怎样更好地进行施工?设计师就是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
记者:如何培养设计灵感?
林存真:设计不依赖于灵感,设计是一个“合适”的概念。2000多年前的周礼《考工记》就有这样的表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其实讲的就是设计观,不能说材料特别好,设计就好,工艺好,设计就好,其实设计和工艺美术不太一样。
比如这次的冬奥会徽设计,图形和颜色既合适冬奥会,又合适中国现在的文化,同时合适大众的口味,还要合适运动员的口味。设计师的工作就是把这些都协调好。这是一个研究性的工作,灵感无法满足所有的研究。
记者:未来有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
林存真:小目标没有。我有一个大目标:无论我将来干什么,传播中国文化是我的责任。这也是设计师应该具备的第三个特质,特别是作为中国设计师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学习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同时,这也是我长期工作和学习的体会。在德国上学的时候,经常会有外国人来和我交流,他们希望从我这里来了解中国文化、东方文化。
我经常跟学生说:要好好学习中国文化,通过作品传播中国文化。未来,我会用奥运这个平台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