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整改要取得实效,关键看是敷衍应付的“假改”,还是动真碰硬的“真改”。让严格的执纪监督覆盖生态环保工作的各个环节,才不会有人敢把制度当成一纸空文。
□ 盛会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因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不到位,导致企业长期偷排,江苏省南通市的7名领导干部日前被严肃问责。(12月26日人民网)
“动真格”“求实效”,是近年来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带给民众的深刻印象。也正是如此,借力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各地区环境保护和整治工作接受了一次空前的“洗礼”:问题,查找得清清楚楚;症结,分析得明明白白。接下来,迫切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将各类问题整改得让广大群众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
立行立改,是抓好环保督察整改的关键所在。应当说,多数地方高度关注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咬定问题不放松”,一些市县的整改率更达到了100%。这充分表明部分地方干部对环保的认识有了切实转变,由此带来责任感的增强,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主动性提高。这种变化尤为宝贵,可谓中央环保督察的重要成效。但也有一些地方对环保整改遮遮掩掩、能拖就拖,干部对环保工作不重视,造成群众对环保工作不信任。比如,此次被问责的江苏南通就是典型之一。
整改要取得实效,关键看是敷衍应付的“假改”,还是动真碰硬的“真改”。南通市的7名领导干部受到严肃问责,为环保整改敲响了警钟。徒法不足以自行,问题整改决不允许“走过场”,环保督察整改必须“零容忍”,加大监管查处力度,让严格的执纪监督覆盖生态环保工作的各个环节,才不会有人敢把制度当成一纸空文。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们越来越体会到,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政治问题。希望各级各地都能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环保整改工作,并以整改为契机,坚决落实环保“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真正以环保整改一时之痛,换生态文明千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