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宛诗平
环保部在《做好散煤综合治理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工作的函》中明确,今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工作稳步推进。但在近期核查中发现存在部分地区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工程尚未按计划完工。为此函件要求,保障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群众温暖过冬。(据12月8日央广网)
今年入冬以来,为了改善取暖季的空气状况,华北地区大规模推进“煤改气”“煤改电”,本意是“能源利用清洁化”。但是部分地区却出现无法通气或供气不足等情况,影响居民正常取暖。供需平衡打破后,天然气价格的猛涨也带来不少怨言。
尤其是针对媒体报道北方一些学校尚未供暖、学生被冻伤的情况,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向有关省份下发督办通知单,要求高度重视、迅速查明、快速解决,这更将环保与民生之间的短期矛盾推到了舆论的“靶心”。
做好环保也是重视民生,二者在本质上并不矛盾,但在环保政策的实施未能实现与民生冷暖有效对接,特别是影响到低收入群体的日常生活时,应当让步于民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事宜落实周全之后,再循序渐进地实施。这其实也是“远民生”与“近民生”的关系,“近民生”落实不到位超出了社会承受度,“远民生”就会让群众失望乃至心有怨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环保工作利国利民,但污染治理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煤改气”“煤改电”没有完工,部分群众的取暖问题无法解决,这就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体现。而当不完善的环保措施伤害到民生的时候,不让群众挨冻也是地方政府最基本的责任。
总之,环保应该兼顾民生冷暖。环保工作有着刚性的“标尺”,也应该具有柔性的“情怀”。在群众的冷暖问题还没有有效的替代方案完全覆盖之前,有关部门还是要尊重现实,把握规律,充分考虑各方诉求,彰显民本关怀,让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更加贴合实际,更加贴近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