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9月26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界报道 默克尔即将开始第四任期 让民族艺术在校园传承 三亚“涌泉”深水井解决村民饮水难题 重庆2017年“最美家庭”揭晓 贵州毕节妇联号召积极投身脱贫攻坚 南京首个儿童道路安全体验中心开馆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音乐教师王红:

让民族艺术在校园传承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徐旭 宋利彩

“太爱这群孩子了!”在今年的北京市第二十届学生艺术节上,评委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第一小学(以下简称阜外一小)民乐团。80个团员中最大的12岁,最小的9岁,他们以民乐节目《挑山》《国风》征服了所有评委,再次捧回了金奖。

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指出,学校音乐教育首先要牢固建立在民族音乐教育的基础上,母语音乐是引导儿童进入音乐世界的最好材料,是培养学生热爱音乐艺术,发展良好的艺术趣味,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国民民族意识的基础工程。

“作为音乐教师,如何在强大的流行音乐的冲击下,牢牢守住音乐课堂这块得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小小阵地,深感责任重大。”阜外一小音乐教研组组长、民乐团负责人王红老师如是说。

王红毕业于首都联合大学音乐系钢琴专业,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使得她对民族音乐有一种自觉的保护意识。为了让民族音乐在校园中得以传承,发挥学校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多年来,王红和她的同事们带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一直默默耕耘。

“民族音乐的传承及发展关键在教育,而音乐课堂是艺术传播的宝贵阵地。”阜外一小校长刘凯表示,学校多年来坚持艺术特色发展,支持社团建设,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舞台。特别是在音乐课堂中,学校始终把民族音乐中的精华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让孩子爱上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王红老师他们付出了很多心血。”

多年来,王红和同事们一直坚持每学期在每一册教材中分别选出两首经典的、具有各民族代表性的歌曲进行重点教学,坚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长期积累,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让民族音乐的种子在孩子生命中生根、发芽。

除了在音乐课堂中重视民族音乐题材的教学外,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王红和同事还先后组建了合唱团、民乐团、舞蹈团。学生在这里表演、演唱、演奏了众多的民族音乐作品,成为孩子们深入学习了解民族文化遗产的乐园,并在各项比赛中屡创佳绩。

目前,阜外一小有1000多名学生,参加艺术社团的学生就有500多名学生,艺术学习覆盖面占全校总人数的50%。

“这些孩子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能在资深专家老师的指导下更深层次地学习、感受、再现、演绎民族艺术作品,这些经历会融进他们的血液,影响孩子们的一生。”刘凯说。

而说起社团刚组建时的情况,远没有现在这么一帆风顺。

阜外一小民乐团有十几个专业,包括唢呐、琵琶、古筝、笙、扬琴、二胡、笛子等。但刚进入乐团的学生们,对民族乐器知之甚少。

“一开始,学生们之所以报名学习,很大一部分家长是抱着功利思想来的,想着孩子们有一门特长,将来能上好中学,还有一部分可能是凭借自己对某种乐器的外形或音色,或者依着父母意愿等原因选择了乐器学习,并不是出于个人喜爱,可以说,孩子们糊里糊涂地就进了乐团。”王红笑着说。

音乐是开启人的心灵智慧的钥匙,但乐器的学习过程却是枯燥而艰难的。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报了民乐团后,接下来每天不间断的枯燥的技术练习,使很多家长和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学习热情逐渐消失。

如何让孩子带着积极的兴趣投入学习民族乐器?王红想了不少办法。她请来专家老师对不同乐器渊源进行介绍,对乐器的性能、演奏技法进行讲解、教授,再通过专家老师精湛的示范演奏,把我国民族优秀的经典乐曲展现在孩子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崇敬感。

为了使学生不断保持学习的热情,学校给学生创造了很多展示机会,利用开学典礼、教师节、小型音乐会、结业汇报演出、外事活动交流等,搭建出多样的展示舞台,丰富了学生艺术学习的经历。

“从开始疯玩不知道上课的毛孩子,到现在知道以集体的利益为重的小伙子,是音乐对我的熏陶改变了我的生活,磨炼了我的意志,让我快乐地在鼓上飞扬!”目前就读于北京四中的王仲敖同学在一篇作文中这样写道:“感谢王红老师和温锋超指挥以及专家组的老师们,他们让这个大家庭如此温暖,这个大家庭让我快乐成长!”

看着一届届的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提高了艺术素养,培养了协作精神,身心智力得到有益发展。王红感到特别欣慰,她说:“我是一名音乐老师,也是一名党员。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是我一辈子的梦想,为此,我和我的同事将不懈努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