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9月20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改革,激荡在神州大地的时代旋律 坚实脚步引领复兴之路 下乡助读,农村不该是文化洼地 让学生回流农村学校成为新趋势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学生回流农村学校成为新趋势

□ 罗志华

安徽省阜南县教育局日前摸底发现,今年阜南县共有8275名农村学生回流至该县的乡镇学校。“春季开学时,有3964人;秋季开学时,有4311人,农村学校普遍出现回流热。”阜南县教育局局长陈刚说,许多学生过去在县城就读,还有一些跟随父母在沿海务工地上学。回流热的成因在于当地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师结构更加优化,家长、学生不愿再“舍近求远”。(9月18日《中国青年报》)

在过去很多年,中小学生呈现从农村向城市单边流动的趋势,导致许多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生源不足,不得不撤点并校;而部分学生不能在家门口上学,则让更多家长不得不将孩子转到城里,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使学生向城市流动的趋势更加明显。

而学生集中到城里上学,加剧了当地的入学难问题。作为外来人口,学生家长也因孩子上学的事伤透了脑筋,有时不得不花很多钱,甚至花钱也争取不到就近上学的机会。这还不包括农村空心化、劳动力后继无人、乡土文化缺乏传承者等诸多远期影响。学生向城市单边流动,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必须引起重视。

假如孩子能够在家就近上学,并且教学质量更有保障,自然会是更佳选择。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学校无论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要比城里逊色不少,在此背景下,在外务工人员并不敢贸然将孩子送回农村老家。

好在近几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建设,城镇化速度加快,教育、医疗等资源皆呈现重心下移的趋势,重视农村教育,重视环保,希望保持农村原貌,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土文化已成普遍共识,农村发展的新机遇已经形成。特别在扶贫工作的大力推动下,教育扶贫已悄然改变农村地区的教育状况,硬件设施的改善、教职员工待遇的提升及数量上不断积累,带动不少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出现了质的飞跃。

安徽省阜南县曾是学生向城市流动比较多的一个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学生回流现象的出现,是基础教育重心下移和教育扶贫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不仅阜南县如此,很多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此类现象。相信只要沿着这个方向再作努力,中小学生回流现象将更加普遍,教育不均衡导致的一些问题也将得到化解,对于教育事业乃至农村建设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