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9月14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全城“悦读”的合肥密码 中学生运动会纪录为何尘封40年? “隐孕”现象背后的诸多问题值得探究 保护流浪娃的“联盟”需要扩容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城“悦读”的合肥密码

密码解析

◆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进市委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

◆市财政将全民阅读工作经费列入部门预算;

◆全民阅读以“政府主导、专家指导、相关单位机构承办、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新颖模式固定下来;

◆阅读场所“遍地开花”;

◆以亲子阅读为核心的多种形式“悦读”推广新招频出

……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蓓

24小时书店、24小时图书馆、共享书店、户外“自助”图书馆、环境优雅可借可买的独立书店、阅读空间、15分钟读书圈……行走在合肥街头,频频映入眼帘的“书香之地”和沉醉在“悦读”中的人们,常常让人在都市的喧闹之外感受到一丝宁静。

连续四年,合肥市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和与文化相关的系列活动,写进市委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市财政将全民阅读工作经费列入部门预算;

连续四年,举办“大湖名城阅读合肥”活动,从2014年的20项活动增至2017年的268项,全市各县(区)自发组织活动精彩纷呈,让“书香”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早已成为市民每年的文化盛宴;

2016年6月,“亚马逊中国”发布了“最爱阅读城市”排行榜,合肥荣登榜首,领衔国内十大城市,并连续蝉联榜单前三甲。

“悦读”,正成为安徽合肥,这座地处皖中的省会城市独特的标签和名片。

“阅读”写入各级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3月,首次在全国两会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上读到“倡导全民阅读”几个字时,合肥市包河区文化馆馆长潘杰,心里“动了一下”:“这是个信号,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家越来越重视老百姓文化素质的养成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阅读,是一条很好的实现路径。”

四年来,“全民阅读”连续四次被写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法也从最初的“提倡”到如今的“大力推动”。

随即,推广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合肥”,逐渐成为合肥市委市政府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工作部分的关键词之一。随后,在合肥市辖多个县(区),“阅读”被相继写入各地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注意到,在2015年1月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里,文字精练的2014年工作回顾中,“‘全民文化周’‘悦读合肥’等活动深入开展”被提及,全民阅读被提到城市战略高度。在之后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全民阅读”越来越多地被提及、部署和规划。

2014年4月,第19个“世界读书日”当天,合肥市“大湖名城·悦读合肥”全民阅读活动正式启动,活动组委会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亲近书本,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让合肥人引以为傲的人文精神回归。

在之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十大书香家庭”评选、“十大读书之星”评选、“好书共分享-图书随漂流”最强大脑读书赛等16项与读书相关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裹挟着浓浓书香席卷了整座城市。

在之后合肥市每一届的全民阅读活动中,这种“政府主导、专家指导、相关单位机构承办、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新颖模式也被固定下来。“通过这种模式,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运转起来,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内’‘外’兼修、‘软’‘硬’兼施,最大限度地为市民阅读搭建平台,提供便利,让市民更易阅读、更好阅读,从而爱上阅读、习惯阅读。”合肥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所有这些外在手段和模式的采用,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全民的阅读习惯,在家庭集聚“书香之气”,培树人文气息浓厚的良好家风,在全社会形成想读书、爱读书、重文化的氛围。

无处不在的阅读氛围

对于出身书香世家的老合肥市民卢女士来说,这几年合肥各种变化中让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阅读氛围的变化。

“儿时父亲每次到大城市出差都要到当地的新华书店‘淘’回一批书,合肥的新华书店、省图书馆,更是父母经常带我们去的地方。那时候物质匮乏,图书也匮乏,但大家都爱读书,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在卢女士的记忆中,每读完一本书,全家人分享时的喜悦和成就感,至今难忘。“这几年,读书的风潮好像在回归,尤其是在手机和网络侵占了我们大部分空闲时间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捧起了书本,这应该得益于我们获得纸质书籍的途径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

在卢女士所居住的社区,2015年建成的社区读书室,让她10岁的儿子多了个放学后的好去处;闲暇时,卢女士会带着儿子一起去离家较远的自营书店“保罗的口袋”“纸的时代”或者合肥市图书馆的“24小时阅读空间”,“安安静静读一天书”;去年,离家较近的华润万象城等4处商业体里,蜀山区政府投资建了4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一个有着六层书架的半透明图书柜,缴纳100元押金,就可以直接刷二代身份证办理读者证,并免费借阅图书;今年6月,皖新传媒旗下的合肥三孝口新华书店再度转型,以全球首个“共享书店”为名“重装登场”,扫一扫二维码,只需要缴纳99元押金,就能借阅两本图书,在规定期限内读完归还,还可以获得阅读奖励金。随即,该集团旗下分布在多个商业体中、独具“文艺范儿”的咖啡书店“前言后记”,也开启“共享”借阅模式。

“对于爱书人来说,这么多可借、可买、可安静读书的阅读空间,让我们感受到越来越浓郁的阅读氛围。”卢女士兴奋地说。

记者在多次实地探访三孝口新华书店等阅读空间时,也发现,“座无虚席”是这些地方的常态。

“‘共享’借阅可以让我们把书带回家读,但我还是喜欢到这里读书,特别有氛围。”周末午后的三孝口新华书店三楼,捧着一本散文席地而坐的“90后”女孩小许,眉宇间充盈着阅读时的满足和恬淡——三年多来,每周末到附近的书店读半天书,已经成了她的生活习惯。

采访中,爱读书的人们也向记者娓娓道来“遍地开花”的阅读场所所藏图书的不同:“省图书馆和市图书馆,以典籍、资料居多,需要查阅资料,还是要去这些地方。新华书店有最新、最全、最时尚的书籍,年轻人和孩子们更喜欢这里。像‘保罗的口袋’‘纸的时代’这些地方,已经通过定期举办读书会、分享会等培养了一批‘忠粉’,这些地方环境优雅、小资,可读书、可交友。这些场所和图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不管你喜欢哪种氛围,喜欢读哪些书,都可以找到你想去的地方。”

新招频出的悦读推广

“在这座城市生活,你似乎很难不跟书打交道”,“妈妈的力量”读书会会员、“80后”母亲周晓,话语中透着笃定。

在合肥,家庭文化的核心就是亲子阅读、学习。这项由合肥市妇联主导的亲子公益阅读活动开展三年多来,报纸开设专栏、电台开办节目、线上网聚“妈妈的力量”,线下开展“阅读分享会”“经验交流会”“宝贝读诗会”……与此同时,全市各级妇联以家庭工作为主线,以充足的经费保障,以多种形式的“悦读”推广,让阅读文化沁润全市数万个家庭,涵养一座城市的家庭文化。

不只是妇联,四年来,在合肥各个县(区)、街道、社区,各种以推广阅读为主题的举措、活动新招频出。

2016年,合肥市蜀山区建成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社区(村)书屋全覆盖,达到1567册以上图书、100本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均配书量;同时,该区建全市首批4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实现集图书借还、数据查询、无线上网、自助办证于一体,合肥市图书馆的藏书、文献等资源被更充分地利用。统计显示,其使用效果超过了县区级一个图书馆的使用量;在全区干部职工中开展“蜀苑讲坛”专题讲座,开展“双城故事”读书征文活动,在区刊上发表美文,搭建阅读交流平台;在该区文旅局2017年“全民阅读”活动工作计划中,从2月起,多个单位承办、贯穿全年的9项“悦读”活动,让蜀山沐浴书香。

在包河区的城市社区,自2015年起,由社区出地方,询问百姓阅读需求,政府掏钱购买图书和服务,建设的5个“社区读书社”,正以80%的“上座率”,成为居民休闲学习的好地方;眼下,包河区投入6000万元正在建设的区级文化馆和图书馆已初具雏形,“与新华书店不同,这里的藏书更具地域特色,覆盖面更广”;计划中,合肥市将在全市建100个“城市阅读空间”,包河区任务最重、布点最多,以每个“阅读空间”市里投入100万元、区级同比例配套的平均标准,正合理布局、精确选址、逐步建成;在该区未来的“文化”蓝图中,“所有的街镇将全部建起高标准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最终实现通借通还、互联互通的阅读服务网络,打造便民服务的‘15分钟阅读圈’。”区文化馆馆长潘杰说。

在合肥经开区,社会组织“芙蓉亲子悦读营”的引入和培育,让引导阅读变得更加专业。社区搭台,志愿者参与,以课外阅读、参观体验为纽带,6年多来已举办了500余期户内外活动,参加人数达到10万多次,约3000多个家庭参加过活动并得到成长,创办人郑文家庭获评“2015年度合肥市书香家庭”。

“推广全民阅读”,短短六个字,开启了一座城市的“悦读密码”。阅读的通道一旦被打开,唤醒的是老百姓的阅读欲望和沉睡的“悦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力就是精神力,它凝聚着一个家庭、一座城市的智慧和精神追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