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冬梅 陆凤江
8月29日上午,烈日炎炎,秋老虎仍在发威。安徽省天长市永丰镇现代农业示范区“紫金糯”水稻种植基地,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稻浪翻滚,一个装有太阳板、风向仪、雨量器、探头等设备的监控器矗立在稻田中央。
“这个监控器就是农眼智能监管系统,相当于给咱种植的50亩稻田装上了一双智慧的‘眼睛’。”蒲东村“紫金糯”水稻种植基地负责人、蒲东有粮家庭农场主宣有良告诉笔者,通过手机客户端可以随时随地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
宣有良给笔者进行现场演示。他手指轻轻滑动手机屏幕,只见农田的土壤湿度、温度、风速等相关数据变化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每隔半小时,农眼智能监管系统会把监测到的相关数据,通过传感器传到用户的手机客户端里。
“要想农业种植取得好效益,就离不开高科技。”今年43岁的宣有良深有感触,大学毕业后,他从事农业开发已有18年,为改进生产工艺和方式,宣有良舍得下“血本”。笔者了解到,这套农眼智能监管系统是他午季插秧时花一万多元购置的,可进行病虫害监测、智能灌溉、全程可视化追溯等,能有效管控50亩范围内的稻田。
“全程可视化追溯能把咱种植的‘紫金糯’水稻从播种到收获各阶段的详细信息,完整地呈现给种植者和消费者,让咱种田讲科学、种得更省心,也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更安心。”宣有良说,“花一万多元买这双‘智慧眼’,值!明年一开春,咱再投资20多万元,让咱家1000亩承包田全部进入‘智慧眼’的眼球。”
正说着,宣有良在手机客户端看到有几头小黄牛闯进了稻田,他急忙跑过去,赶走了这些“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