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丁秀伟
□ 韦彩芬
日前,美国科学院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7年度院士增选名单,其中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的讲席教授袁钧瑛,是今年当选者中唯一一位出生于中国大陆的科学家,也是为数不多入选美国科学院的华人女性。这不仅是袁钧瑛个人的荣耀,也是中国女性的骄傲和榜样。
袁钧瑛出生于上海,从事生物细胞研究30多年,是世界细胞凋亡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细胞凋亡基因的发现者。她的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科学》《自然》《细胞》等国际一流杂志上,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细胞死亡研究领域里的权威,曾获得各种国际奖项和荣誉11项,两次被诺贝尔奖委员会邀请在斯德哥尔摩的卡洛林斯卡学院论坛做专题讲座。2007年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2年入选中国“顶尖千人”计划。她还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
四个月学成高考状元
袁钧瑛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族,外公是知名翻译家,三个舅舅中,大舅舅是苏州医学院的外科主任,另两位舅舅都是总工程师,母亲是上海第一医学院(下文简称“一医”)的中药植物分类教授,父亲是“一医”的解剖学教授,祖父是“一医”的二级教授。受家庭的熏陶,袁钧瑛从小就爱学习,一直以来学习成绩优异,中学时门门功课考100分。
袁钧瑛上学的时候,正值“文革”开始,由于家庭受到波及,在她10岁的时候,父亲因为护士用错药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去世,家里的生活一下子变得艰难。袁钧瑛回忆说,当时的情况,书籍很少,新知识的获取也不容易。喜欢学习的袁钧瑛“看上”了表哥家里的少年文学书籍,于是跟表哥立了一个约定,如果她每门课程都能考100分,表哥就要给她10本书。为了这个目标,袁钧瑛努力考100分并一直保持了下去。“最后表哥的书都成了我的书。”讲起这件事袁钧瑛十分高兴。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在考前四个月袁钧瑛就从老师那里得到了消息,借着老师偷偷从图书馆拿出来的教科书,袁钧瑛通过自学把所有的高中课程都过了一遍,考出了上海第一名的成绩。
开启与科研相关的一生
高考是对袁钧瑛十分重要的人生转折,原本该去“上山下乡”的她得以继续学业,得益于她高中时代的英语老师陆载阳。
“陆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支持影响了我的一生。”袁钧瑛至今记得陆老师跟母亲策划怎么能让她上大学,“当时我由于家庭的原因无法上大学,但是陆老师就认定我一定能上大学。”
在高考恢复之前的1976年,袁钧瑛已经被分到上海的一个棉纺机械厂工作,陆载阳打听到我国将要恢复高考,通知袁钧瑛赶快准备,并偷偷到封起来的图书馆里把书偷出来给她。就这样,袁钧瑛得以顺利参加高考,还取得了好成绩。在祖父的建议下,袁钧瑛进入了复旦大学77级生化班,并在后来迎来人生的第二个转折。
袁钧瑛从复旦大学毕业后,正准备考研究生,恰逢当时美国的吴瑞教授与北大顾孝诚老师组织了CUSBMBEA(中美联合培养生物化学类研究生计划),袁钧瑛就去报名了,并且顺利考取了这个计划的研究生,得到去哈佛进行学习的机会,开启了她今后与科研与细胞学研究相关的一生。
自信就能抓住机遇
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路,有困难、有努力、有机遇,袁钧瑛觉得,能够做成一件事不是光有智慧、努力就够了,“每个人人生当中都有好多机会,问题是你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一旦抓住了机会就像车上了轨道一样,但是机会有时候是没办法预料的,有时候可以预料但是没有准备好还是抓不住。我觉得我这辈子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把今天的事情做好,然后每次机会来的时候我都能抓住。”袁钧瑛认为高考是中国最公平的竞争平台,每个人都有机会。
作为科技领域的佼佼者,袁钧瑛说,女性要对自己有信心。当袁钧瑛在Bob实验室(Robert Horvitz实验室)学习的时候,实验室里的女博士有11位之多,但是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一位,她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一两年之后离开了,或是主动离开,或是追随男朋友、丈夫的脚步。
袁钧瑛说,科研就像在黑屋子里找门,在一片漆黑中还可能有陷阱,所以首先自己要有能找到门的信心,“女性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遇到的阻力都比较大,科研工作更是层层竞争的环境,申请实验室、申请研究资金、论文发表都要竞争,如果对自己没有信心连开始都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