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11年的冬天,趁学校假期,我陪儿子Ian去美国东部的寄宿高中A校接受面试,这是一所在全美排名数一数二的私立高中。A校挑选学生的标准除了优异的成绩之外,还有许多素质和能力的考量。我怀着一颗好奇而又忐忑不安的心与Ian一起走进了招生办公室。我在想,这是我接受的第三次入学家长面试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现在到了高中。我很想了解,一所推行优质教育的学府会看重哪些素质和能力。
面试官是一位叫凯文(Kevin)的中年教师。他与Ian先交谈了约45分钟后把我请进办公室,开始对我进行单独“面试”。
一上来凯文老师就让我大吃一惊,他说:“Jane,你和先生教养了一个非常爱你们的孩子。”
我一下愣住了,心想这不是在面试吗?怎么说起了我的孩子如何爱他的父母?我自然地跟进问道:“你怎么判断Ian很爱我们的?我很有兴趣听听。”
凯文老师说:“因为Ian对你们的工作了如指掌,能说出爸爸妈妈目前正在忙着什么,他很为你们两位骄傲,尤其对妈妈您做的事业感到无比敬佩,他说‘我妈妈正在用她的一己之力改变中国父母的育儿观’。我觉得你们家很和谐快乐,Ian在生活里有两位好向导。”
原来,面试官是在考量和评估一个孩子生长的原生家庭、父母和孩子间的互动关系,因为一个良好的原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早教课堂,更是影响孩子成长的最大力量。同时,凯文老师也在观察Ian对家人的态度和关爱。
接着,凯文老师告诉我,Ian向他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他每年面试很多学生,但大多数学生的提问都很相似,一般都能在学校的网站或介绍手册里找到答案。然而,Ian的问题却不同。我很好奇,Ian到底问了什么问题会让老师如此印象深刻。
凯文老师说:“Ian问我,这个学校的校训是‘不为自己’,这个口号对我们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还很难完全理解,去真正实行并做好可能更难。那么学校是如何通过4年的时间来让学生认同这个崇高的价值观,并成为‘不为自己’的人呢?”
原来,学校把“不为自己”当作校训,除了培养出学业优异的人才之外,全校的课余活动都会围绕着这个200多年的校训,深入地挖掘出每一个孩子的内在社会责任感,把改变世界的重大命题深深地植入到每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规范之中去。我注意到,在我们交谈的40分钟内,凯文老师始终没有用过一次诸如聪明、能干、学业全优等字眼。
很快到了放榜的时刻,那是一个周末的早上,联邦快递送来了一份快件。随信带来的除了被A校录取的好消息之外,还有一张凯文老师亲笔写的明信片。我记得上面有这么一句话:Ian,我至今记得你曾为我描述的你在夏令营里作曲的音乐是什么样的。当我听到你说,你把营地边树林里的青蛙声与纽约曼哈顿街上呼啸而过的救火车鸣笛声混合起来,放进了你的音乐里时,我就知道你不是一个寻常的学生了。
优秀的学校录取竞争都非常激烈,当然第一道关卡就是考试的硬分数,学生们都必须提交优良的初中成绩和高中统考(SSAT)成绩才能进入第二、第三阶段的比拼。Ian也不例外。如果我们把分数当作初赛,那么到达分数线之后的比拼就可以算是半决赛和决赛了。一旦进入决赛,游戏规则就完全从“硬”质的可量化的分数变成了“软”质的很难量化的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比拼了。由此,Ian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分数一定是首先要拼下来的“硬”仗,也可以说是体现硬实力的初赛;但“硬”仗之后还有更难把握的“软”仗在等着。
与凯文老师的面试交谈涉及了3方面的“软”因素:
学生与他人和家庭的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代表着良好的沟通、关怀他人的胸怀和对周遭事物的敏感。
学生与社会和集体的关系 一个在年轻时能认同“不为自己”价值观的人,一定能跨出自我和家庭的小利益,必定会发展出更好的社会责任感;一个有志向为社会带来改变的人,他的梦想和追求会更远大,而且更具有自我激励的动力。
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这是推动一切改变的催化剂。没有想象力的学习不会带来自我突破,没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思维不能带来社会的更多进步。
说到底,优质教育的根本就是创造不同,而非相同;追求个性突破,而非随波逐流;提倡服务社会改变世界,而非个人利益最大化。
(作者黄静洁为亲子专家,代表作为《父母的格局:成就孩子的“第三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