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8月19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农村周刊 发展 妇女聚力,美好乡村再升级 古村建筑奄奄一息,谁来拯救? 胡丹:诚信经营 开创种粮大业 发工资了! 乡约广东东莞给中国姑娘找外国小伙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宣城市宣州区通津村回访——

妇女聚力,美好乡村再升级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蓓

白墙红瓦整齐有序,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池塘沟渠波光潋滟,果园菜蔬摇曳生姿……夏日里的通津村,犹如一幅幅世外桃源般的锦绣图画。

通津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西部,全村辖16个自然村。早年,泥泞的乡间小路,除了田地就是杂草丛生的荒地、一到晚上全村就黑乎乎的……这是通津人记忆中老通津村的景象。

村容村貌的改变始于2006年。当年,以“三清、四改、一推广”(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圈、改厨,推广沼气)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在通津展开,到2010年前后,全村16个自然村670户实现了“组组通”“户户通”,道路硬化、村庄亮化让通津村貌全面改观。

2013年,通津村被确立为“美好乡村省级重点示范村”,实施“和美工程”“产业工程”“素质工程”三大工程,村“两委”一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一面发展全村产业。

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中,2014年,宣城市首推“十星清洁户”创建工作,妇联牵头组织。通津村作为试点村之一,妇代会挑起重担,短短半年,让村庄面貌再次提升,昔日作为“点缀”的妇代会也让人刮目相看。

那年5月,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第一次来到通津,聚焦“十星清洁户”创建工作。当时,绿树掩映下的村庄静谧舒适,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农业产业正在升级……

时隔三年,2017年7月,记者再次来到这里,追寻这个美丽村庄近几年的嬗变足迹。

产业升级,村庄农业“花样百出”

盛夏,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村头,村妇联执委、致富女能手钟卫梓家的几十亩葡萄园,早已挂满了果实。“全副武装”、只露出一双大眼睛的钟卫梓正带着游客采摘葡萄。

“70后”钟卫梓,是土生土长的通津人,早年在外经营餐馆。2010年,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心希望通过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通津村,也向她们抛出“橄榄枝”。钟卫梓和爱人回到村里种植葡萄。从一开始试种几亩,到后来发展到30亩,每年亩产近万元的收入让她信心十足。

钟卫梓告诉记者,今年,她又流转了30亩地,试种产值更高的猕猴桃、红心火龙果,成立起宣品果木专业合作社,准备吸引更多的村民加入,带动乡邻一起致富。

“这几年来,村‘两委’立足村情实际,尊重民意,汲取民智,聚合民力,大力发展产业,让村民口袋更鼓一些。”村党总支书记马中白说。

通津村曾是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村,这几年,产业升级让村庄农业也“花样百出”。早在2011年,通津村就通过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与安徽师范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对接,制定了全村的产业规划,首次建起了110亩的富硒稻实验基地,成立富硒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着重把富硒农产品生产作为“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来抓,力争把通津村发展成一个集观光、休闲、采摘等于一体的生态农庄。

随后,村“两委”招才引资,千亩苗木基地、两家建材厂、铜陵锦绣矿业有限公司、扬子鳄粮油有限公司等企业都先后在村里落户。如今,在富硒水稻种植之外,通津村还有富硒母鸡养殖、富硒葡萄种植,以及730亩农业综合开发区,5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9个中心户养殖示范基地。

村庄越来越美,好人越来越多

信步通津,除了山清水秀的大环境,家家户户的庭院同样赏心悦目。

在村民杨海庭家,两层高的小洋楼格外气派,庭院被收拾得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种满了各式花木,俨然一个小小的私家花园。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他们家是村里的“十星清洁户”之一。

2014年“十星清洁户”创建之初,通津村妇代会全力主抓,时任妇代会主任的毛藕香担任“十星清洁户”创建小组组长,每季度带着村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上门评“星”。三年来,每季度评选一次“十星清洁户”,早已让家家户户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把自家庭院打扮得越来越美”也已经成了全村人的共同追求。

村民口袋鼓了,日子红火了,“攀比之风”渐渐盛行。不过,通津人不比钱不比权,而是比起了奉献。

2014年,通津建起了全省首个村级“好人馆”,用好人故事引领乡村风清气正——村民李久平自掏2000元租来挖掘机义务为南阳组400米主干道开挖路基;老党员徐永林放弃在城里的舒适生活,回老家做了四个多月的义工,还主动拆除自家旧居30多米的围墙,为村主干道让路;乐武穆把三间旧房拆了做公共绿地;底河苗木合作社的闻明祥运用自己的苗木栽培技术,组织、指导村民义务绿化全村;“有心人”杨海庭随身携带塑料袋,捡拾村里的零散垃圾,义务维护村容村貌……

随着好人风气的兴盛,“好人馆”里的故事越来越多。马中白说:“美好乡村不仅外在美,村民心灵更美。”

“会改联”完成,妇女影响力提升

今年4月,通津村完成妇代会改妇联工作,将村里致富女能人、好媳妇好婆婆、热心妇女工作的妇女吸纳成为妇联执委。“升级”后的村妇联,引领妇女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重要的作用。

村妇联主席范慧告诉记者,通津村在宣城市率先完成“会改联”,改革后的村妇联由过去一位“光杆”主任到现在一位主席、两位副主席和八位执委共同为妇女姐妹服务。除了致富能手、热心妇女群众,当选妇联执委的还有优秀工人、好婆媳等在村里颇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优秀女性。组织庞大了,服务能力成倍提升,妇联组织带动妇女姐妹发展生产、开展精神文化活动,让乡村更有活力。

钟卫梓就是在“会改联”中,作为女性创业致富带头人当选为村妇联执委的。“执委可不能白担个头衔”,钟卫梓告诉记者,忙过这几天,她准备先邀请村里的妇女小组长、贫困户们到葡萄园里参观,给她们说说自己种葡萄的经历,“激励她们创业创富,如果有姐妹愿意加入合作社,还可以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预防服务。”

年过五旬的董春兰也是新当选的村妇联执委,她是村里的幼儿园老师,一直热心村里各项事务。2006年,她组建起了村里第一支腰鼓队,这几年又带着村民们跳起了广场舞。如今,全村16个村民组,每组都有一支广场舞队。每到傍晚,村里的文化广场上、空地里,总有村民们舞动的身影。不同的舞曲在通津村上空交汇,让全村沉浸在一片欢腾中。

“‘会改联’,吸纳村里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加入到妇联队伍中来,大家分工合作,各负其责,让村里的妇女姐妹既能有条不紊开展活动,又能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发挥女性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已经退休的老妇代会主任毛藕香,“会改联”后重出江湖继续发挥余热,眼看着妇女影响力和发展力不断提升,感慨不已。

“自从‘十星清洁户’创建以来,咱们村女性的作用越发明显,期待着她们在引领全村妇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助推通津再发展。”马中白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