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的性别属性也并非天生,也是后天形成的。某些专属其实不过是一种误解,就像对于粉色的女性专属崇拜。
去除性别、年龄等等成规,不应当仅仅成为时尚界的新潮流,也应当成为社会观念的新潮流。因为没有人愿意“倚老卖老”,也没有人愿意一生被有限的几种色彩所限制,不管是在衣饰着装方面,还是在其他更广阔的社会场域。
■ 舟子
据报道,粉色正回归中性化。在色彩心理学上,代表沉稳、理想的蓝色,被认为是男性的;代表优雅、神秘的紫色总被认为是女性的。而粉色则被认为是可爱的、浪漫的、专属于少女的颜色。但色彩界被误解最深的非它莫属:在历史上,粉色也曾是一个具有男子气概的色彩。彼时,人们认为粉色更加接近于强烈有力的、具有男性气质的红色,而柔和恬静的蓝色则属于女孩。有的宫廷画家笔下的小王子穿的是粉色。到了洛可可时代,粉红色甚至成了礼拜仪式的色彩。粉色不像今天存在如此明确的性别分界。
粉色是如何转变了性别属性的?据马里兰大学历史学家乔·鲍里蒂(Bob B. Paoletti)说,是在20世纪40年代,一些成衣制造商和百货公司为了让衣服卖得更多,兄妹、姐弟之间的衣服不能互穿,纷纷立下颜色的性别“规矩”。男孩子要穿蓝色,女孩子要穿粉色。这个规定在这场漫长的性别竞争中成了最后赢家。与此同时,美国女性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很多女性主义者穿上了原本彰显男性气质的粉色衣服。于是,粉色就大张旗鼓地进军女装成衣市场。在商家的营销广告中,粉色的女性属性也得到不断强化,最后成为女性的代表色。始料未及的是,近来,粉色又渐渐以中性的身份回归到时尚圈,成为男士潮流的新贵。
被今人奉为女性专属色的粉色原来经历了如此迂回的历史变迁,看来,如同“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后天形成的”,颜色的性别属性也并非天生,也是后天形成的。“夏虫不可语冰”,如果只是囿于时下,会以为粉色非女性莫属,好在粉色的相关历史变迁足够长久,也有历史学家予以了研究,让人能一窥粉色的真面目,也一改对于粉色的性别定式。这有什么好处呢?对于时尚人士来说,好处就是:男士也可以穿着粉色去上班,和传统的清一色黑白配西装相比,这一新搭配能让你在职场上格外出众,而且依然帅气好看。有的设计名师甚至认为:男装和女装理所应当地在同一个系列里展示,而不应该分男装和女装。而Zara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无性别运动系列。粉色不再是女性专属,挑战了对女性气质的界定,也挑战了男性不能穿粉色的刻板印象。时尚界这一挑战性别传统定义的“性别流动”潮,带来一个启示:某些专属其实不过是一种误解,就像对于粉色的女性专属崇拜。
一个人不可能经历那么漫长的历史,但对于颜色在时间里的变迁,我也是有所体会的:上学之前,发现男女孩子的衣服色彩是截然不同的,女孩的鲜亮,男孩的素色,一个男孩穿件花衣服,那简直就是不可能出现的事,定要被笑掉大牙!可上学之后,发现男体育老师和男同学的运动服就可以是鲜艳的颜色,大红大绿都有,而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可笑。同样的颜色,为何家常衣服,男女不能“混穿”,而在运动服上则无此泾渭分明呢?我后来的解释是:家常服诞生于更古远的传统社会,所以,性别定式分明;运动服相形之下兴盛于现代,人们的性别定式已经没有那么顽固,所以见“怪”不怪。而且,也许,运动服甫一推广开来时,在性别上,就是颜色“混搭”的。从来如此,并不必然正确,但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之效,以为是“天生”如此,不认同的阻力便也小了很多。
在时尚之外,关于“专属”其实还有很多类似误解。比如,关于年龄。据报道,澳大利亚悉尼42岁的单身妈妈金斯利(Leah Kingsley)从小热爱体操运动,11岁时,因为疾病,不得不终止了训练。18个月前,看到两个人在做体操动作,又点燃了她对体操的热情。30年后,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她重新参加体操训练。没想到,这一决定给她带来了一份新职业——健身教练,并成为网络名人。面对曾经的梦想,在体操这一相当需要体能和柔韧性的项目上,她用自己的亲历证明:“年纪大了,你依然能行!”
事实证明,实现梦想与年龄的关系没有那么严苛。心理学家艾伦·朗格教授说,“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老年人的虚弱、无助、多病,常常是一种习得性无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过程。”据报道,关于衰老的很多思维定式是经不起推敲的。脑神经科学的证据显示,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其大脑活跃程度与20多岁的年轻人并没有区别。在短期记忆力、抽象推理能力以及信息处理速度等方面的能力都不应差于年轻人。那么,到底是什么抑制了他们真实的潜能?很多心理实验证实,人衰老的速度与环境暗示很有关系。比如,社会经常规定了什么样的年龄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否则就是为老不尊。
所以,去除性别、年龄等等成规,不应当仅仅成为时尚界的新潮流,也应当成为社会观念的新潮流。因为没有人愿意“倚老卖老”,也没有人愿意一生被有限的几种色彩所限制,不管是在衣饰着装方面,还是在其他更广阔的社会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