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8月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沈跃跃会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陈淑芳:奉献人生是我的选择 基层妇联干部走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晒“秋” 四地政府主要负责人被环保部约谈督促 六女上坝,荒漠上筑起绿色的梦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7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美丽林场 巾帼激情坚守

六女上坝,荒漠上筑起绿色的梦

年过七旬的陈彦娴翻看着老照片,讲述那段令人难忘的苦乐故事。(赵海江/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丽婷

“这里是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8月5日,塞罕坝展览馆改陈后重新开馆。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带领参观者重温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们走过的峥嵘岁月。

“这个窝棚和我们当年住的窝棚一模一样,体现出了我们当年艰苦的生活环境。”今年73岁的陈彦娴抚摸着旧物,看着墙上六姐妹的老照片,思绪被带回到了1964年。

1964年,19岁的陈彦娴正在承德二中读高二。

那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国都在学习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典型邢燕子和侯隽。一腔热血的陈彦娴和同宿舍的五姐妹也在畅想着心中的梦想: “要是能像北大荒的女拖拉机手梁军一样,开拖拉机驰骋在原野上,那有多好呀!”

恰巧,陈彦娴的邻居刘文仕当时任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场长。听说那里正在大规模机械化造林,六姐妹商定后,给刘文仕去了一封信,描绘了她们的远大理想,希望能到坝上去造林。这封信很快得到了明确的答复,塞罕坝欢迎她们这样的热血女青年。

于是,一场“说走就走的人生之旅”开始了。陈彦娴、甄瑞林、王晚霞、史备荣、李如意、王桂珍,抛弃大学梦,怀着对林场的远大憧憬,不顾家人反对,来到了荒凉无际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她们成了塞罕坝第一代女职工。

“在路上颠簸了两天多,越走越清静,越走内心越感到不是滋味。直到第三天下午3点多,终于到了坝上。”但六姐妹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房子总共没有几间,到处是半人多高的野草,风沙吹得人根本睁不开双眼,一片荒凉!”

林场党委书记王尚海和场长刘文仕都来迎接,还亲自陪她们吃了上坝后的第一顿饭。陈彦娴说,那是她终生难忘的一顿饭:“莜面饼又黑又黏,难以下咽。”但后来她得知那是林场当时能拿出的最好的饭菜。在接下来的许多天里,她们吃的都是含有麦芒的黑莜面、土豆、咸菜,喝的是雪水、雨水、沟塘子水,有时粮食供应不上,就煮莜麦粒就盐水充饥。

“虽然经历了很多艰苦和磨难,但我们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如果再给我们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们还会选择塞罕坝。”回忆过往,陈彦娴面带笑容,语气坚定。

六个青春勃发、风华正茂的高中女学生,就这样加入塞罕坝艰苦创业的大军,在荒漠上谱写她们的青春之歌。

她们被分到千层板林场,第一个工作是在苗圃倒大粪。六个女孩不仅要忍耐难闻的气味,还必须跟上大家的节奏,流水作业,转着圈儿地倒,不停走动。一天下来,六个人都累得腰酸腿痛。

一些老工人笑着说,这几个女孩刚从学校过来,这些重活根本就干不了。六个女孩不服气,大家商量后决定:别人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不信干不好!此后,不管条件如何恶劣,她们几个始终没有抱怨过什么,坚持努力地克服困难,做到干啥也不比别人差。

春天造林,她们要将一棵棵带泥浆的树苗放到植苗机上,两手不停地取苗、放苗,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回到窝棚里,两眼发干头发涨,很多时候,穿着带泥水的衣服倒头就睡。

上山造林没水喝,满嘴起泡,嘴唇干裂,张不开嘴。他们只能把干粮掰成小块儿往嘴里塞。一天下来,泥水糊得满身满脸都是,不说话分不清谁是谁。在山上忙碌时一身汗,下山时风一吹棉袄就被冻硬了。陈彦娴说,到造林结束时,她们脸上已经脱了一层皮。

六个女孩还与男人一样,参与了上山伐树工作。她们在没过膝盖的大雪中伐树,再拿绳子捆好,用肩膀拉着从山上向下滑。在凛冽的“白毛风”中,她们的脸、耳朵都冻得起了泡。“在那种情况下,越是站着越冷,所以大家只能干活,比着干,看谁干得好、干得多。”陈彦娴说,经过上山伐树那一个多月的磨炼,上至林场领导、下到普通职工,都对她们刮目相看,开始佩服这几个来自城市的女孩。

进入10月,坝上天寒地冻,大雪封门的时候,为了保证苗根不失水,她们还要在泥塘里作业,即使穿着棉袄,也是冻得直哆嗦。“那时候,造林任务紧迫,每人平均每天选上万棵苗,收工时,腿也不听使唤,腰也直不起来,整个人像僵住一般。罗圈腿、风湿病都是常有的事。”上坝后第一个春节放假后,她们第一次回家。回家前,大家都穿上在塞罕坝要穿的“毡疙瘩”和厚厚的棉袄,戴上厚厚的皮帽子,一路奔波回到承德。“下车的时候,人们还以为是‘外星人’来了,但我们却觉得非常自豪,因为我们已经是塞罕坝人了!”

还有一年,许久没有与家人联系的六姐妹,渴盼着能回家过年,可是雪有1米多深。总场知情后,派了一辆大卡车送行,卡车前面是一辆55马力的链轨拖拉机推雪开道。前面推开了路,后面的路又立刻被狂风卷起的雪埋上。那次,走了一整天,才挪出4公里路。拖拉机掉进雪坑,汽车抛锚。路走不动了,家回不了了。六姐妹含泪望远方的家,一只手拉着另一只手,踏着深深的雪,摔倒了,再爬起来,一点点摸着黑,又返回了林场。

1976年,陈彦娴的母亲心疼女儿,偷偷托人在承德给她找好了接收单位,还亲自跑到塞罕坝做她的工作,希望能回到自己身边。陈彦娴却拒绝了母亲,并给母亲做工作,让她继续留在塞罕坝。就这样,陈彦娴把根扎在了塞罕坝。

时光荏苒,塞罕坝在三代人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的挥洒中,从一棵树变成一片“海”。当年的六个女孩也相继退休,各奔东西,有的较早地离开人世。大约在十年前的一个夏天,“六女”中的甄瑞林、史德荣、王晚霞和陈彦娴四人在承德相聚。她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在塞罕坝的那段岁月,还有塞罕坝的那些树。

“每每想到自己亲手栽下的树苗长起来,成为一片树林,那种幸福和自豪感,是很难用语言形容的。看着如今的塞罕坝越来越美,曾经的艰辛和付出也就算不了什么了……希望一代代传承老一代的精神,守护好这片林子,让她永远这么绿这么美地长在塞北高原。”陈彦娴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