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祝颐
开学在即,不少大学新生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而随同录取通知书一同邮寄来的还有跟个人信息相联的银行卡和电话卡。有的学生和家长觉得虽然方便缴学费,但这种做法是否也有侵犯个人隐私、强制消费之嫌?(7月31日央广网)
在逐利思维泛滥的时代,银行和手机运营商利用高校平台向大学新生做广告,推销银行卡、手机卡,本无可厚非,但是,选择哪一家是学生的私事和自由。学生自会根据个人喜好与相关服务、资费作出选择,任何人都不能强人所难。
尽管高校说学生可自愿开通,但相对学校而言,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往往只能违心接受学校的“霸王条款”。因为如果不使用指定的银行卡将无法缴纳学费;而手机卡是图书馆借书、宿舍门禁识别、食堂用餐的必备工具,如果购置其他通讯公司的手机卡,在一卡式刷卡系统中不能正常刷卡,将会造成学习、生活等诸多不便。再加上学生与学校之间权力地位不对称,他们敢不“自愿”吗?
给新生办理入校手续,为其学习、生活提供方便,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环境,这本是高校的责任与义务。然而,部分高校却“活学活用”,把教育权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联合运营商和银行玩统一配发银行卡和手机卡的把戏,负面影响不可小视。这不仅与大学精神背道而驰,还容易让人产生权力寻租的联想。本应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学校,却以权力筹码强迫学生接受指定的金融和手机业务,俨然是把学生当成了挣钱的工具,有损教育公信力,实际上是学校权力的错位。
高校不应不顾学生感受,为了一个“利”字,底线失守。对此,政府部门负有监管责任。一方面要压缩学校的权力空间,避免学校利用种种先决条件搞权力寻租。另一方面,要建立起严格的问责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严加惩处,避免学校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