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鞠实
7月27日,国办印发《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规范“洋垃圾”入境与固体废物管理的十八条要求。此前的一个星期,中国已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于年底前紧急禁止4类共24种固体废物入境。这两项举动,针对的无非是进口了几十年的“洋垃圾”。(7月30日《人民日报》)
“洋垃圾”这一产业链在我国已有30多年历史,在发展初期的确曾为缓解原料不足等做出了贡献。然而,经过长时间的野蛮生长,“洋垃圾”已经对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造成直接影响。同时,疯狂的进口也对国内的相关垃圾回收利用、环境整治等形成掣肘。就此而言,在我国环境整治日益深化推进的语境下,近期国家密集出台相关方案和措施,对其痛下杀手,无疑是恰当、必须和及时的。
事实上,整治“洋垃圾”,有关部门早在十多年前就已行动。比如2001年、2002年,商务部(时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环保部(时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先后公布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然而,通过十多年的实施情况来看,这些规定执行得并不理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禁令难行呢?
首先,利益驱使下的进口管制不到位是重要原因。进口“洋垃圾”往往成本很小,且“含金量”较高,刺激了更多人甘冒风险走私。
其次,地方保护、畸形发展观是重要的基层因素。经过多年发展,某些地方已经形成了以进口、提炼、加工“洋垃圾”获利的专门产业村、镇等,“洋垃圾”成为发展经济不能轻易割舍的路径之一。
再次,产业扶持、保护不力是禁令难行的根源之一。国内对垃圾处理产业保护不力,导致无证企业等通过逃税等获利,而正规的垃圾处理企业等却由于合规经营不得不承受较高的运营成本。这种情况下,有些合规的企业通过进口加工“洋垃圾”来实现“堤内损失堤外补”的利益诉求。
当然,可能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国人环保意识不够、相关垃圾回收率不高,跟不上实际的加工需求;相关“洋垃圾”加工环境污染整治不得力、不连贯等。
显然,“洋垃圾”进口产业链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有着复杂的成因和叠加因素。要想遏止它,颁布详细的禁令和实施细则是整治的基础和重要的一环,接下来还须有关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并出台更多配套措施才行。比如优化海关等工作程序和办法,加大“洋垃圾”进口的堵禁工作;破除地方畸形政绩观和唯GDP论思维,加大对进口和加工“洋垃圾”的惩治与堵截力度;进一步理顺垃圾回收加工企业运行环境,让所有企业都合规经营,给正规垃圾加工企业以宽松的生存环境;提升国人环境意识,加大垃圾回收力度,满足相关企业垃圾加工需求等。只有综合施策,协调共治,外堵内“疏”,形成合力,遏止“洋垃圾”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