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玉林
□ 王杰
“张姨妈,麻烦你们快一点,该腌的肉都腌好了吧?今天中午有客人定了12桌菜,怕一会儿我们来不及……”眼前这位不满40岁的女老板一边炒菜一边催促员工,生怕客人到了饭菜还没做好。
女老板名叫张玲,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人,朴实的她有着一颗坚韧的创业之心,不仅自己创业成功,还带动了村里人共同致富。
走出大山
1995年的塘约村,对于17岁的张玲来说,印象很不好,不管是生活方面还是环境条件都是如此,“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
当时,17岁的张玲肩上已压上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为了解决生计,张玲选择去重庆学习厨艺,一学就是三年半。“当时日子真的太苦了,独自在外无依无靠,很想家,但不能回来,因为回家连饭都吃不饱。”回忆起以前的苦日子,张玲的眼里闪烁着泪花。
拿到川菜初级厨师资格证后,张玲回到贵州,她没有回老家,而是去贵阳打拼。“那时的塘约村还是老样子,村子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人们住的全是茅草屋和石头房。”
初到贵阳,因为没有本钱,张玲只好帮人打工,“一个月也就挣几百元钱,除去开销所剩无几”。
2000年,张玲结婚了。从一个人在外单打独斗变成一家人抱团生活,张玲感觉自己强大多了。在丈夫的鼓励下,她用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在贵阳小河区弄了个小餐车,卖米粉、面条等小吃。张玲能吃苦,手艺也还不错,一家人的生活渐渐开始有了起色。
后来,张玲有了孩子。她和丈夫带着孩子来到贵阳二戈寨,这次,有了些积蓄的张玲,开了家简易小餐馆。
当时,“一个篷子撑起了餐馆的全部”,张玲回忆说,“孩子他爸在外打工,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当时我是背着娃娃炒菜,炒菜的油烟有时都能把孩子呛哭。”
2006年,张玲用多年攒下的积蓄,为父母在老家盖起了一栋楼房。这一年,她把餐馆转到了贵阳龙洞堡东客站。凭借好厨艺,她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每天至少有6000元毛收入,多的时候有一万多元,一年下来少说也能赚几十万元。”那时,张玲开餐馆,丈夫开了个洗车场,没多久他们就在贵阳买了房,两个孩子先后在贵阳读了高中,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好。
返乡再创业
2016年,张玲的家乡塘约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摆脱贫困,塘约村大胆尝试,探索出“合股联营、村社一体”的塘约模式,走出了一条富民兴村的脱贫新路。曾经的二类贫困村,2013年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2016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全村138户600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从不足4万元增加到202万元,90%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
“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了,回来干吧!”在村支书的盛情邀请下,张玲和丈夫停了贵阳的餐馆,回到塘约村开了家农家乐。
“一开始我心里也没底,村里的消费水平和贵阳没法比,人流量也没贵阳多,谁会大老远跑来这里吃饭。”虽然一个月也就赚几千元,远没有在贵阳挣得多,但张玲很开心,因为可以兼顾家庭,还能陪伴父母。
如今,一提起张玲的名字,附近村寨的人都知道,“从贵阳回来的开农家乐的张百香”。“我的小名叫百香,长大后,村里人也叫我张百香。”所以张玲干脆把她的农家乐直接取名“百香农家乐”。
“楼上楼下,300多平方米,一次能摆20桌。”张玲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村子发展好了,客人也一天天多了起来。“你看那块地,大约300平方米,我打算在那儿建一个餐饮住宿一体的酒店。”张玲指着家对面的一块空地,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
妇女创业协会是塘约村众多创业协会中的一个。作为妇女创业协会中的一员,张玲常常和村里的妇女们交流,探讨如何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增加经济收入。
如今来塘约游玩的人很多,客人多了,张玲一家招呼不过来,她就发动有条件的邻居也做农家乐,“大家抱团发展生意才会更好。”
“农家乐,乐农家,带动就业一连串,家家户户是乐园,人人都是店老板。”这句顺口溜,道出了塘约村几年来的变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