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图片、音乐、文字所描述和渲染的虚拟空间里,我们忘记了身边真实的世界,将自己与现实生生割裂开来。
■ 莫兰
膝盖出了点问题,最近做了关节穿刺注射,大夫叮嘱卧床休息,不能沾水,只得乖乖禁足。谁知第二晚突然莫名地浑身发痒,但又找不到痒点无处着力。
次日早晨起来,依然没有好转。看着窗外毒花花的烈日,又低头瞧瞧膝上贴着的纱布,果断打开手机里“承诺一小时送达”的京东到家APP,找到附近的药店,下单买了非处方口服过敏药,顺便加了一盒感冒药。正好过了下单高峰期,20分钟后,快递小哥就敲开了家门。又过了5分钟,服药完毕,剩下的,就是等待药效了。除了正常药费外,只需要再付出4.3元的送货费。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变成了APP深度依赖症患者——微信这个最大的“坑”就不必说了,工作、社交的“官方唯一指定工具”,7×24×365都被它绑架了,而其他方方面面的生活也被各种APP承包了:新闻刷澎湃、今日头条,买衣服、书籍、日用品、土特产找淘宝,购置生活用品逛天猫里的网上超市,美食外卖选择美团、饿了么、大众点评,看电影追剧用爱奇艺、优酷土豆,听歌要百度音乐和虾米音乐两个轮流来,文艺范儿全靠豆瓣和一个,打车肯定是滴滴出行了,出门得看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旅行没有携程怎么行,健身不是小米运动就是KEEP,看演出在大麦、淘票票、格瓦拉上抢票订座,就连买菜、肉、蛋、鱼这种个体差异很大、必须当面儿挑选的食材都倚仗京东到家……
攥紧手机,点开各种APP,输入关键词,再点搜索,一秒钟内,各品牌各种用途各种规格的商品跟等待皇上选妃般地排成了一长溜儿,360度全方位地展现自己,还有各个买家的点评可供参考,几分钟就能完成从浏览到下单再到付款这一系列流程。这点时间还不够我换衣服下楼的,更别提再走到两站地外的超市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更省,APP当然是最优方案啦。
这就是一个传说中完全靠APP生存的深度宅的日常。曾经有段时间,忙得昏天黑地,一日三餐全靠外卖解决,外卖红包多到不好意思群发,又怕浪费了,只好发给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自己领一下。就连倒垃圾都省了——天猫超市的送快递带垃圾活动把这活儿全包了。自己也觉得蛮得意的,板凳甘坐十年冷,靠的就是这般过人的定力嘛,于是常常以“居里夫人”(宅女的戏称)自居,还放出过掷地有声的豪言:“给我一根网线,我能一辈子不出门!”
但是,渐渐地,日子就不那么美妙了。先是腰围粗了,腿脚不灵便了,提不起精神,出趟门感觉跟万里长征似的无比艰辛,看谁都不亲,只有床和沙发最亲。脸色倒是白了,却是那种不见阳光不健康的苍白。最要命的是,变成话痨了,电话接起来没一两个小时不撒手,不管是楼下的退休大叔,还是院子里收废品的大妈,逮着谁都能唠一整天。那感觉跟鲁滨逊流落荒岛遇到星期五差不多——可算是碰上个活人了,怎么着也得把攒了N久的话先排山倒海地倒痛快了再说。
某天,躺在床上刷新闻,看到之前曾被编成搞笑段子的城市公厕APP竟然成真,突发奇想:会不会将来殡葬行业也开发出各种APP,缠绵病榻上也能挣扎着一键下葬?生孩子也会有APP一键生娃吗?倘若如此,那么,从生到死这么漫长的历程是不是都不需要出门办理了?
如果将来人机对话取代了人与人的交流,人类会变成怎样?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在《动物的哲学》中提出了用进废退的观点,认为生物进化缘于环境条件对生物机体的直接影响,生物在新环境的直接影响下,习性改变、某些常用器官会发达增大,而不经常用的器官将逐渐退化。按照这一理论,未来人类会不会四肢越来越细,脑袋越来越大,最终变成ET一样的怪物?细思极恐。
存活在APP之上,福兮祸兮?
早在1996年,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就给出了答案。尼葛洛庞帝认为,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带来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即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里,应用数字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
尼葛洛庞帝还揭示了“网络成瘾者”的困境。随着使用数字、网络技术得到的好处与快感的增多,一些人慢慢形成了数字依赖和网络沉迷,一离开电子产品就无法工作、学习,感觉人生索然寡味,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人际交往范围变窄,甚至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人的健康、全面发展。
当然了,20年前的他无法预料到APP井喷并全方位入侵人们生活的情景,但这种沉迷和无法自拔却异曲同工。我们的生活过去被一只小小的鼠标猛烈撬动,如今是被一部智能手机所牢牢绑架。我们沉浸在图片、音乐、文字所描述和渲染的虚拟空间里,却忘记了身边真实的世界,将自己与现实生生割裂开来。
不仅仅是我,很多朋友也是如此。去年夏天,闺密小周去深圳旅行,兴高采烈地发朋友圈嘚瑟:“终于吃到当地特别有名的煲仔饭啦!”令我震惊的是,她比我有过之无不及——她居然没有去店里吃,而是在酒店里直接叫的外卖。这已经失去了旅行的意义,毕竟沿着老街一路寻寻觅觅的曲折过程,挤在人群中拿号等空位的焦虑与欢喜,饭粒儿在滚烫的砂煲中的吱吱作响,掀开盖子时猛扑过来折你一跟头的饭香菜香,用汤勺用力抠煲底的锅巴时嘎嘎的脆声,这些所观、所闻、所听、所感,都是旅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却被她轻飘飘地摈弃了。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陈一筠教授的一段感慨:“人们去商店买东西,不仅仅买到了这个物件,还可以跟售货员聊天、了解市场、放松神经,你获得的不仅是买回来的一瓶醋、一缸酱油,而是人际沟通的满足。如果一切都在网上买,人不是变得更闭塞更孤独了吗?”
去年,一篇《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的10万+网文特别火,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我却有不同看法。独处固然必须,但作为群居动物,人类还是需要社交的,哪怕只是出门遛个弯儿和只有点头之交的人聊会儿天,也能陡然增加对抗孤独的勇气。对于现代人而言,孤独往往比死更可怕。人天天困守在屋子里,不会是“居里夫人”和“毕加索”(即闭加锁,宅男的戏称),而是个“囚”字啊!
那么,从今天起,打开门,走出去,触摸水灵或打蔫儿的蔬菜和粮食,关心热乎乎的风,把自己裸露在不够美好却足够真实的空气里,你会发现,没有APP的世界,时间都被拉长了,孤独却被缩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