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梁晓声和父亲唯一一张合影。父亲已故去多年,而今忆及,梁晓声依然泪流不止。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韩亚聪
在近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朗读者》节目中,著名作家梁晓声通过对自己作品《慈母情深》的朗读,再忆母亲和家庭,打动了许多观众。
梁晓声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专访时忆家庭、谈家教。在他看来,在自己那个并无丰厚文化底蕴的家庭里,母亲像一棵树,父亲像一座山。父母教育他很多朴素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令他终身受益。以此为传承,梁晓声作品中的平民化倾向以及他对儿子的特殊教育方式,成了这个家庭潜移默化的朴素的人文思想。
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
“成文成系统的家风家训,是无从谈起的。”这是梁晓声对儿时家庭的回忆。1949年,他就出生在哈尔滨这个“父母皆目不识丁”的工人家庭。
梁晓声告诉记者,在自己那个并无丰厚文化底蕴的家庭里,真正意义上白纸黑字的家风家训无从谈起。但父母却用朴素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一生。
父亲的一次“拍桌子”,让梁晓声在六十年后依然记忆深刻。
那是1957年的一天,父亲工作的建筑工地上“分”来一名“右派”女大学生,班里的一些工人成心往女大学生挑的担子上多放砖头,看着她挑不起来就嘻嘻哈哈地笑。作为班长的父亲大怒,与工友打了起来:“那是不对的!”谈起这件事,父亲生气地拍着桌子吼,“你以后敢那样,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他对儿子梁晓声说。
“我的外祖父是念过几年私塾的,这使我母亲在‘文化知识’方面比我父亲‘厚’多了。”在梁晓声的记忆里,相较于父亲,母亲对儿女们的教育是有意识的、自觉的。
小学时,梁晓声一家搬到了哈尔滨的“光子片”,那一“片”的街名依次是光仁街、光义街、光礼街、光智街、光信街,历经“文革”,这些街名至今未改。母亲告诉他,光智街中的“智”非指心机,是指理性。梁晓声爱读书,即使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母亲也会像《慈母情深》中描写的那样,给钱让儿子买书,满足儿子求知的“奢望”。
梁晓声的青少年时期,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父子二人见面时间不多。与父亲真正可用“相处”来论的日子,是父亲60岁退休时,那时梁晓声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父亲成了慈眉善目、几乎完全没有脾气、与人说话先自微笑的老者。
父亲给许多北影人留下的印象极深。当年,梁晓声家安在北影厂筒子楼的一个14平方米的老旧房间内,“父亲经常打扫公共楼道、水池、厕所,邻居们都很尊敬他,至今仍时常谈起。”梁晓声说,受父亲影响,他充当公共卫生员也有近20年时间了,很多人家都已搬走,楼梯依旧被梁晓声拖得一尘不染,以至于后搬进来的人家以为他就是清洁工。
“母亲的善良引导我创作”
梁晓声一直认为,母亲给予他的人文影响超过父亲。
当年,城市人家也爱养鸡,梁晓声家同样如此。在一次野猫吃鸡后,父亲就下了钢丝套,并套住了一只大野猫,吊在木围栏上,命悬一线。母亲为了救下它,衣服被挠破了,胸前被挠出了一片血道子。最后终于救成功了,母亲疼而不悔,这件事给梁晓声留下了很深的记忆。
梁晓声说,母亲的善良、宽厚帮助了许多人,得到了许多人的敬重,这些人心向善与感恩怀德,至今仍对他的为人处世深有影响。
邻居家小女孩偷走了梁晓声母亲刚刚借来的五元钱,派出所破案后要通知学校,母亲坚决不许,反而请女孩到家里来吃了顿“压惊饭”。后来,女孩认梁晓声母亲为干妈;
梁晓声哥哥的初中同学父母闹离婚,母亲卧轨自杀,少年终日以泪洗面,甚至有了轻生念头。母亲得知后,将少年接到家里住,一住就是几个月,直至他有了监护人;
在饥饿的年代,家里来了讨饭的农村老人,母亲会恭敬地请老人入座,一次次地为老人添粥;
……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梁晓声始终心怀感激,“其最‘接地气’的部分,经千百年来向民间的辐射、传播,直达草根阶层。”他说,中国传统文化以经典“语录”的形式,影响着贫困人们的心性,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
梁晓声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何以为人的部分,经戏剧、评书、曲艺及各种各样的民间文艺形式,较成功地起到过“文化育人”的作用。“我自幼确乎是听母亲说过并加以阐明的,我的母亲深受其影响,在对儿女的教育中引用过、借力过。”
母亲对梁晓声的影响也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梁晓声说,他从不愿花精力写坏人有多坏。除了“天生”的坏种,呈现一个原本不坏的人何以做了坏事的社会原因包括教育失败的原因,倒是他认为值得的。“我逐渐认识到,文学不仅要写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还要写人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即,文艺不仅仅应是镜子,还应发出作家的呼唤之声。”
母亲的善良、温润、宽厚,梁晓声在他的作品《母亲》中有过描述。他说,写作《母亲》是在当年哈尔滨作协主席林予的一再督促下完成的。两人在“文革”中相识,林予对梁晓声的母亲极为尊敬,称之为“老姐姐”。他曾经对梁晓声说:“如果你不写你母亲,那我可就要写了!”母亲去世后,在办丧事时,梁晓声惊讶地发现,母亲竟有20几个干儿女,皆为贫困家庭的孩子。
不争名利不求人的“基因遗传”
在梁晓声的心目中,父母都是对名利看得很透的人,他们真正主张的是平淡的人生。
父亲是个刚强的山东汉子,从不抱怨生活,也不唉声叹气,且爱惜荣誉、不争名利。1963年,梁晓声和哥哥一个就读初中,一个考上大学,家庭面临着沉重的负担。父亲单位的领导在一次偶然的家访中了解到情况,便建议梁晓声写信给父亲让他向单位申请困难补助。父亲探家时,母亲问起才知道,申请根本没交。父亲说:“我是班长啊,全班十几号人,每年的补助是有名额的。如果名额让我这个班长占了,班里别人家再有困难怎么办?”
“一直当班长,获奖众多,父亲珍惜荣誉,所以他对自己有要求了。”梁晓声这样认为。
父亲的那些言行,似乎化作基因也“遗传”给了梁晓声,因此他从未在名与利方面争过。梁晓声说,如果自己愿意,三十五六岁就可以当上北京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四十几岁就有机会当副厂长,“但我不愿意,因为我热爱文学创作。”
“咬紧牙关,没有挺不过去的坎”是父母常说的话,这对梁晓声的为人处世影响颇深。
从北京电影制片厂搬到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梁晓声没求过人。连双人沙发都是自己背上三楼的。“以至于当年童影的勤杂工赵师傅诧异地对别人说,新调来的那个姓梁的,是不是在北影人缘太差了呀,怎么搬家都没个人帮忙?”
梁晓声不愿因个人或家人的事求人,但帮助底层人解决困难而求人,他往往可做到理直气壮。他曾三次向老友、艺术家韩美林索过画,转手就送给别人了——贫困者有时凭他一张画,就能度过一筹莫展的坎,“我是向韩美林实话实说过的,他很愿意他的画能起到那样的作用。”
用平淡的人生观教育儿子
梁晓声的父母对儿女们是有些期望的。父亲一生以工人阶级的一员为荣,他希望儿女成为国企工人,家族成为工人之家;母亲对子女们的期望比父亲“理想化”一些,希望儿女可以成为中小学教师、医生护士、工程师,但他们不追求不切实际的期望,更多的是主张平淡的人生,希望儿女善良、健康、有较稳定的工作,在单位是表现良好的员工就可以了。
“父母根本不曾想过有一个儿子能成为作家。”梁晓声说,母亲与他生活在一起的日子里,见他每次因被采访、催稿而苦恼,往往心疼地说:“看把我儿子烦的,你不是说你也能当老师吗?要不你改改行,妈支持。”
对名利看得很淡,也让梁晓声完全没有望子成龙的想法。“大部分人过的是平凡的一生,我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写小说的人因而自己不普通,也不认为有一个平凡的儿子是沮丧之事。”
梁晓声和儿子讨论过这样一个话题:“人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才算是值得的?”“普通人的生活是不是幸福的?”他对儿子讲:“我以为平平淡淡才是真。一个人有一份普通的工作,有一处住房,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这没有什么可感到羞耻的。尽你所能就好了,不论结果如何,拥有快乐的人生最重要。”
“现在儿子早已工作了,每天挤地铁上下班,微小单位,工资中下水平,用电脑制作‘非遗’软件。”梁晓声说,儿子年轻、阳光,见到的人都说儿子单纯,这让他颇为欣慰。“我相信,好文化是那种足以教人活得简单,并且也能活出愉快的文化。”
在梁晓声看来,理想中的家庭不能称之为“完美”,应称之为“美满”。“美满的家庭主要是指成员关系情况而言的,也包括经济基础。室不在大,够住就行;钱不在多,够花就行;生活不必豪奢,丰衣足食足以。在此基础上,家庭和睦、家人健康、荣辱与共,这就是美满的家庭,并且是大多数人都可追求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