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丽婷
□ 刘海波 韩春明
“去年我一边看孩子,一边采摘了1300多斤的杏核,都卖给了‘水星’,我家多收入4000多元。”看着漫山遍野的山杏树,河北省丰宁县小坝子乡海子沟村村民李淑芬说:“今年山杏又是个丰收年啊。”
李淑芬说的“水星”是指丰宁水星乳品公司。据悉,该公司生产的杏仁粉去年被北京相关部门认证为有机产品。同获此荣誉的还有丰宁水星野生山杏采集基地生产的山杏,这两项产品为全县发展杏扁产业经济和生态扶贫夯实了基础。
丰宁是华北生态系统和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核心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0世纪末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6.5%。近年来,丰宁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退耕还林、京冀水源林千松坝造林、中德合作造林等造林绿化工程,近5年平均每年造林20万亩,目前林地面积已达7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4.4%,生态脆弱区得到有效治理。
虽然全县林地面积不断增长,但经济林占比不到20%,且效益一直较差。山川增绿的同时,如何实现农民增收?
“丰宁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重点发展林果、有机农业等主导产业,通过生态精准扶贫,做到挪穷窝、换穷业、挖穷根。”县扶贫办主任李兆武介绍说,丰宁在依托退耕还林项目、低质低效林改造、山杏改接大扁的同时,大力发展金红苹果、苹果梨、锦丰梨,积极推广油桃、葡萄等设施果树栽培,先后建成五道营乡九道沟、黑山嘴八间房、西官营卡沟门等一大批千亩以上特色果品基地,建设形成了苹果梨、脆枣等五个地方特色产品。
山川增绿了,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起来。目前全县杏林地面积达120万亩,仅2016年8000余户农民通过采摘杏核的直接收入就达800多万元,“十大杏林基地”1500多户农民户均收益3000元。
为推动生态扶贫,目前丰宁成立了经济林建设组织,强力推进仁用杏、特色果品、原料林发展。全县各种经济林达到140多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19.6%,经济林总产值达7亿多,11万群众从中受益。
荒山秃岭变成苍茫林海,改善的不仅是生态环境,还让百姓能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业脱贫致富。县旅游局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仅坝上地区,草原、森林开发和保护、油菜花的种植就带动7个乡镇、3000平方公里、7万人人均增收5000多元。”
生态的好转,让林下的蘑菇、苦力芽、木力芽、蕨菜、猴腿等山野菜长势旺盛,当地百姓借此增收2000多万元。
周国奇是古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告诉记者:“岁数大了外出打工没人用了,现在我是一名护林员,尽心看好辖区的林子每年就有8000元的收入,解决了我们老两口的贫困问题。”
像周国奇一样,全县有5600多人凭此脱贫。还有一些贫困户虽然暂时还没脱贫,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前段时间我上山采木力芽和苦力芽等山野菜,下山卖收入了2000多,雨季上山采木耳、秋天再上山采蘑菇和榛子,一年收入五六千不成问题。”天桥镇小辽东村贫困户高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