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首发
《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日前正式发布实施。这也是首次编制国家级、综合性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规划》明确“十三五”时期的12项重点任务包括:提高交通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居民出行高效便捷、解决“马路拉链”问题、全流程保障饮用水安全、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破解“城市看海”难题、加推进快海绵型城市建设、优化供气供热系统建设、完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促进园林绿地增量提质、全面实施城市生态修复、推进市政智慧建设。
交通拥堵、马路拉链、城市看海、垃圾围城……各类“城市病”的病因既有“投入不够、总量不足、设施水平低”这类先天不足,也有“发展不均衡,服务水平差异较大,中东西、专业领域、面子里子发展不平衡;产业集中度低,服务效率和质量参差不齐”(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伟语)这类后天的短板。发展目标定下了,规划任务张榜了,重点工程明确了,保障措施规划了,接下来就看增量提效、系统解决这步大棋如何落子见效了。
“十三五”时期将是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整体推动、提质见效的五年,也将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离我们日行日近的五年,值得期待。
我国将大力强化用户信息保护
记者日前从工信部获悉,我国将建立网络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强化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建立完善数据与个人信息泄露公告和报告机制。值得一提的是,将从创新防范拦截技术、突破网络安全核心关键技术等方面加强信息安全保护,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维护好百姓的切身利益。
信息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360近日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一季度,骚扰电话标记数量同比上升了65.8%。强化用户信息保护,从创新防范拦截技术着手。“提升核心关键技术”的出手点在了魔之七寸上,这道行有力度。
环境监测等设施定期向公众开放
日前,环保部、住建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四种设施定期向公众开放。其中,环境监测公众开放重点是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设施,包括具备开放条件的国家或者地方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监测中心、监测车辆等。指导意见指出,2017年年底前,各省级环境监测机构以及省会城市具备开放条件的环境监测设施对公众开放。2020年年底前,鼓励各省在有条件的地级市选择一座环境监测设施、一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等作为开放点。
开放迎来透明,透明促进发展,发展赢得人心。这个开放的好决策绝对值得大大点赞!
点评:罗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