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4月27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健康老龄化呼唤老年膳食保障体系 《我是范雨素》折射出农村妇女生存图景 “90后”“中年危机”:“假矫情”还是“真焦虑”? 课堂直播应尽早建章立制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步入社会中 走上奔三路 经济压力接踵而来

“90后”“中年危机”:“假矫情”还是“真焦虑”?

□ 新华社记者

“90后”的“中年危机”?20多岁的人就开始把自己归为中年?那些“70后”“80后”难道要算老年了吗?

2016年5月4日,联合国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消息,称联合国对于“青年”的定义是年龄介于15岁与24岁之间的群体。按照这个说法,1992年以前出生的“小鲜肉”们得赶紧撕下身上的标签,因为你们已经步入中年了。

不管是“34岁老来得子”,还是联合国官方微博发布的有关青年的定义,网络上这些抓眼球的表述总是如一记春雷,引来无数吐槽和板砖,不过也有不少人“心有戚戚焉”。

角色转换引发人生焦虑

4月20日,新华网推出的大型网络调查《90后真已陷入“中年危机”?》,近六成网友不认为“90后”算中年人,但同意“90后”遭遇“中年危机”这个说法。在引发“90”后焦虑的几大因素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收入少;价值观缺失;工作压力大。

算一算,90年出生的人,今年已经27岁,奔三的路也步入了冲刺阶段。离开校园步入社会,没有个四五年,也有一两年了。入职几年,感觉刚刚才摘掉“职场菜鸟”的帽子,然而在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新同事面前,却不知道该不该应一声“前辈”。

从前觉得婚姻、孩子遥不可及,明明自己还只是个宝宝,可转眼毕业后周边的同学们一个个都已成家立业。上有4位老人,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住房、交通、医疗、教育产生的经济压力接踵而来。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中“小皇帝”“小公主”,“90后”们仿佛瞬间跌落凡尘不得不十指沾上阳春水,为生计奔波。

面对生活的压力,即便是“90后”,心里也悄然住进了一个“苍老的灵魂”。

其实,“怕老”并不是“90后”才会得的病,每个时代都会存在这样的危机意识,然而,“90后”的焦虑却又有着这一代人特有的印记。

网友“随遇而安5394182”留言:我们“90后”这一代缺少一种兄弟姐妹的亲情。上一代每家大都有哥哥或姐姐,现在又实行了二孩政策,唯独我们缺少兄弟姐妹,压力大。

网友“冰天雪地5390470”则表示:我1995年出生的,马上就大学毕业了。但是我很迷茫,毕业之后不知道干什么,父母习惯性的各种安排让人很不舒服。想自己去闯一闯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总之有一种到了独立的时候却又无法独立的自卑感,感觉自己挺没用的,大学毕业之后依旧活在父母的安排之下。

在渴望关怀和追求独立的双重诉求中,被贴上“叛逆”“非主流”标签的“90后”似乎比想象中更注重精神上的获得感。

重拾信仰转危为机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文中对“青年”这个群体的年龄范围划分是14周岁至35周岁。不管是否认同已到中年这个说法,“90后”们无疑是青年队伍的主力军。人生在世,是汲汲于名利地位、碌碌无为了却一生,还是追逐事业和梦想、活出畅快人生,不光是“90后”,更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

网友“当年初雪5395513”认为,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具有时代背景影响的时代印记。说“90后”遭遇“中年危机”,还有那么多出色、成绩斐然、目标充实的“90后”,怎么不用他们来代表“90后”呢?

网友“稳稳当当5395000”指出,自古有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关键靠自己长志气。对于年轻人,政府应给予多的机会、社会给予多的包容、家庭和朋友多给予鼓励,为人处世少一些攀比、少一些争夺,多一些平凡、多一些坦然。生活是一种心态,自己应学会调整,树立小目标,一点一点地争取,效果总是越来越好。

在《90后真已陷入“中年危机”?》的网络调查中,对于如何缓解焦虑和所谓的“中年危机”,近五成网友认为“90后”应学会自我调节,增强信心,重燃生活热情;近四成网友则赞同国家从政策层面加大关怀力度的方法。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明确表示,政府将制定实施一系列促进青年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励引导青年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假矫情”也好,“真焦虑”也罢,人若志存高远,则无不可实现之目标,纵然山海尽头,亦不能阻止追求理想的步伐,亦无攻不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无法打败我们的坚定信念。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