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4月26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法治权益 观察 明确非夫妻共同财产范围依法认定夫妻共同债务 合肥:法律援助服务进工地 单身汉抚养弃婴七年后生父母找上门 被判归还 判决将当事未成年人彻底物化了 法院应依“法”而不仅是依“法条”判决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院应依“法”而不仅是依“法条”判决

■ 王志锋

法院对此案件的审理判决,逻辑思路是:根据我国收养法的相关规定,老张作为收养人, 不符合收养法第9条规定的条件,即作为无配偶的男性,与被收养女孩之间的年龄相差38岁,不足40周岁,并且老张未到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也没有前往公安机关办理相关手续,因此老张收养女婴的行为不合法,不受法律保护,该收养关系自始无效。

据此,小芳亲生父母要求领回小芳的请求法院依法应予支持。

在法院看来,自己依法判决,但在笔者看来,法院只能说是依法条判决。因为单从法条看,似乎没有问题,但细细分析却不尽然。

从法律分析,小芳的生父母即林某夫妻的诉讼请求是:解除老张与小芳之间的收养关系,将孩子带回抚养。既然要求解除老张与小芳之间的收养关系,则逻辑前提是老张与小芳形成了收养关系,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老张与小芳并未形成收养关系,自然不存在解除之说了。

再说另一项请求,即将孩子带回抚养,法院逻辑亦难以自洽。老张与小芳收养关系无效与林某夫妻要求领回小芳完全是两个问题,后者并非前者的逻辑后果。既然林某夫妻遗弃了小芳,则小芳应转归当地民政部门接收、安置,即使老张收养无效,也应由民政部门协调安置并非当然由林某夫妻领回。

再从情理分析,林某夫妻遗弃小芳(当然是否构成遗弃罪尚需讨论)后,并未在意识到错误的第一时间与老张商议领回小芳,反而是直到欠债还清,妻子治好病后才想领回孩子,其对小芳的漠视可见一斑。遗憾的是,法院对此未予以关注,更令人遗憾的是,法院完全忽略了小芳的感受。7岁的孩子想必知道了亲生父母将自己遗弃,内心的创伤想必长时间难以平复,让孩子如何面对这样的父母? 区区6万余元的补偿又如何能够填补老张多年来的巨大感情付出?

再者,当地民政部门也难置身事外。2013年5月14日,民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弃婴相关工作的通知》(民发〔2013〕83号),其中规定,收留人有收养意愿但不符合相关法律政策规定的,收留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动员其将弃婴送交当地儿童福利机构抚养,同时为收留人看望弃婴、奉献爱心、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优先和便利条件;若收留人坚持自行抚养又符合家庭寄养条件的,当地儿童福利机构可与其签订家庭寄养协议,并参照《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指导和监管。

民政部门负有接受安置弃婴的职责, 对老张的行为,民政部门也应该协调、指导,做出妥当的安排予以慰藉,但很遗憾,并未听到民政部门的声音。

最高人民法院以法言平名义发表的《又一堂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一文中,有一段话说得特别好:法律职业特别是握有法槌的法官只有认真正解法律中的政治诉求、道德诉求、人心诉求和其他相关因素,或者说是领会了在这些诉求之下的法律,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法律”的真实含义。

希望法院都能依法判决而不仅是依法条判决。

(作者系天津君申律师事务所家事律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