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4月12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妇工前沿 建立机制 帮扶到家 征集“微心愿” 落实“微举措” “妇工+社工”模式关爱女性在押人员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贞丰妇联纳孔村“关爱留守妇女示范点”:

建立机制 帮扶到家

妇女们正在石斛种植基地里忙碌着。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周玉林

■ 邓伯祥 肖雄

有一个布依族村寨,坐落在秀美的贵州省级风景名胜区——三岔河畔,叫纳孔,是贵州省民委评定的“中国布依风情第一寨”。

在纳孔,有一个省级三星级示范“妇女之家”,正成为留守妇女学习提高、互帮互助、表达诉求、交流情感的温馨家园。

而这个“妇女之家”,就是贞丰县妇联打造“关爱留守妇女示范点”的重要阵地。正是依托“妇女之家”,2016年贞丰县妇联按照“五有五全”,即困难有帮助、技能有提高、维权有保障、就业有平台、活动有阵地,健全法律援助、生产服务、关怀互助、技能培训、医疗保健五支队伍,开展关爱留守妇女工作,示范点创建有声有色。

“关心一名留守妇女,温暖了一个家庭。”贞丰县妇联主席李娜说。

“我们纳孔‘妇女之家’是全村妇女同胞的家,大家平时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困惑,都能及时得到解决,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一走进贞丰县者相镇纳孔村就会发现:这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留守妇女活出了自信,活出了尊严,满满的是幸福感和获得感。

建机制:困难有帮助

说到纳孔村关爱妇女工作,村里的王礼琴深有感触。

今年48岁的王礼琴,丈夫长期在外打工,2014年被检查出宫颈癌,对于她和她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纳孔村“妇女之家”成立的巾帼互助队,对她的生活给予了人文关怀。同时,积极向贞丰县妇联反映,县妇联了解情况后,积极申报,为她争取了1万元的“两癌”贫困母亲救助金。

“是我们村的‘妇女之家’,让我对生活又有了信心。”如今,王礼琴身体恢复较好,心情也开朗了不少,对村里的“妇女之家”充满了感激之情。

纳孔村家庭户1012户,共5056人,其中女性人口2565人,18岁以上女性1660人。

“平时,妇女同胞们都爱到这里来,大家坐在一起,拉拉家常,聊聊心里话,把这里当成了家。”纳孔村副支书、“妇女之家”家长韦修春介绍,随着打工潮的兴起,纳孔村留守妇女不断增加,而建立“妇女之家”的初衷,就是为妇女同胞们搞好服务工作。

为摸清留守妇女的底数,纳孔村“妇女之家”为每名留守妇女建立了专门的档案及联系卡,主要记录留守妇女的基本情况、联系电话、身体状况,丈夫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职业等。同时,建立县乡村三级干部、女党员、志愿者等与留守妇女的结对帮扶制度。

“留守妇女关爱机制建立后,针对贫困留守妇女的特殊困难,不定期开展走访慰问、送政策、送信息、送资金等帮扶活动。”韦修春说。

抓培训:技能有提高

“去年11月份,我参加了就业创业培训,提高了技能,通过学习,让我更加坚定了创业信心。”家住纳孔村二组的留守妇女余理翠,瞄准村里乡村旅游发展势头,有眼光的她,积极参加村里开展的各种培训,在家开办了腊肉加工作坊,贞丰县妇联还帮她申办了小微企业扶持项目。

“仅仅去年冬至节前后两个月,就收入10多万元,当时还请了6个人帮忙,月工资都在2500元以上。”余理翠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随着纳孔村旅游业的发展,开农家乐的村民越来越多,为了让更多妇女同胞在家门口创业挣钱,贞丰县妇联联合县农业、人社、扶贫等部门,整合资金,为该村的留守妇女“传经送宝”,开展手工刺绣技能、经果林种植技术、畜禽养殖、家政服务、农家乐开办、乡村旅游等一系列的科技知识培训,使大部分妇女掌握了1至2门农业实用技术,她们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同时,县妇联积极协调,撬动农村妇女小额贷款项目,实施民族妇女手工业“锦绣计划”等,致富路子越走越宽。

据了解,仅2016年,通过基地带动、大户帮带等活动,贞丰县妇联、农业、扶贫等县直部门,结合纳孔村精准扶贫工作,在纳孔村举办各类培训班20余次,参加培训妇女200人次。

组队伍:维权有保障

在纳孔,还成立有“法律援助队”“关怀互助队”“技能培训队”“生产服务队”和“医疗健康队”五支队伍,专门为女性同胞服务。

“在五支队伍中,‘法律援助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李娜介绍,针对留守妇女利益诉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贞丰县妇联联合司法部门在纳孔村建立了留守妇女维权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站,组建了由村妇代会主任担任调解员、司法干部为志愿者的留守妇女维权工作队伍,健全妇女维权网络,维护留守妇女合法权益。

纳孔村“法律援助队”通过开展法律大讲堂进农村活动,宣传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暴法等法律法规,增强留守妇女依法维权意识;认真接待留守妇女的来访,积极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

“截至目前,我们联合司法部门,在纳孔村共印发法律宣传资料2.5万份,巡回宣传20余次,举办讲座22场。”李娜说。

兴产业:就业有平台

“打工不用远走他乡,就业就在家门口,工资还不比外地低呢……”说着说着,在纳孔阳光雨露蔬菜产业观光体验园上班的周仕珍笑了起来。

周仕珍,今年42岁,丈夫长期在浙江打工,由于家里还有3个孩子需要照顾,她便留在家里。“前些年我还吵着和我家男的去打工呢,现在请我都不去,在家照顾孩子和挣钱两不误。”

“说得太对了,你看我今年52岁,出去打工恐怕也没厂接收呢,还是我们的妇联好,介绍我们在家门口就业。”和周仕珍一起在纳孔阳光雨露蔬菜产业观光体验园上班的留守妇女向忠燕接过话茬。

原来,按照“旅游+扶贫”模式,纳孔村采取村支平台化、村庄公司化、村民股东化、服务社会化“村级四化”模式为平台,以推动农业产业“接二(产)连三(产)”为路径,以帮助留守妇女创业就业为主体,村里先后建起阳光雨露蔬菜产业观光体验园、构树组培中心、三岔河国际露营基地、忆景酒店、生态墙纸编织基地后,村支两委、“妇女之家”组织积极与各个用工单位联系,介绍留守妇女就近务工,帮助妇女创业就业,增加第三产业收入,实现家庭精准脱贫。

据了解,贞丰县妇联已介绍纳孔村12名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每人每月收入增加1500~3000元,实现留守妇女家庭照顾与增收两不误。

示范点:活动有场所

“太阳出来照四方,民族团结喜洋洋。妇女工作搞好了,人民生活奔小康。”这是纳孔村妇女同胞自编的一首布依山歌。

走近纳孔村“妇女之家”,门前挂满了“关爱留守妇女帮扶中心”“妇女创业就业服务站”“留守妇女活动室”等近10块长方形牌子。“妇女之家”有办公室30平方米,活动场所150平方米。室内,一排整齐的图书将两间办公室隔开,40平方米的视频聊天室被10多台电脑摆满。

李娜介绍,纳孔村依托“妇女之家”为活动阵地,通过“大家”带小家,关爱留守妇女工作卓有成效,并先后被全国妇联、省妇联分别授予妇联系统先进集体和基层组织建设先进集体,韦修春家庭还获得了全国“最美家庭”的荣誉称号,成为妇女和家庭学习的榜样。

贞丰县妇联在纳孔“关爱留守妇女示范点”创建中,坚持“党建带妇建”,大力实施妇女综合素质提升计划,开展亲情聊天室、家庭教育、心理辅导等服务,促进留守妇女身心健康,缓解心理上的压力,感受亲情的温暖。组建村级妇女布依山歌队、民族舞蹈队,参与镇里、县里的各种节庆活动。在农忙时,大家互帮互助,抱团做农活;农闲时,大家一起织布绣花唱歌跳舞,既促进了农业生产,又有利于身心健康,成为纳孔村发展乡村旅游的一支生力军、倡导文明的宣传队。

“纳孔村作为县级关爱留守妇女的示范点,着力在机制上创新,在组织上入手,在活动中服务,为留守妇女办实事、解难事,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关爱留守妇女工作。”陪同采访的县妇联副主席杨晓莎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